摘要:这下,县令算是明白了,原来,说中堂没吃好之类,都是仆人与厨子的诡计。此段文字不难懂,潘厨子的鸡汤布,让我想起了方便面的调味包。

今日给大家说下鸡汤,不是心灵鸡汤,就是真的鸡汤。
先讲同治光绪之交,杭州有个厨子姓潘。
此人做菜极佳,先是与仁和县令姚季眉交好,后受推荐,与湘军将领、时任浙江巡抚的杨昌濬谈得很来。
杨昌濬因事被革职,之后又随左宗棠帮办陕疆军务,再次崛起。在各地当过总督,最后任后部尚书。
大概在他去西部之时,潘厨子与他来告别。
据时人记载:
潘乃持粗布数疋及冬菇为献。
杨问之曰:冬菇,吾知浸酱油其中,甚善也。布何为者?
潘曰:小人非献布也,盖沁鸡汁于布中,干之。大人至北地,或止顿荒僻处,不能时得佳肴,试翦此方寸入沸水,无殊鸡汤矣。
杨试之,果然,大称赏。
此段文字不难懂,潘厨子的鸡汤布,让我想起了方便面的调味包。
看来,似乎方便面是日本人发明的,但鸡汤调味包的知识产权,该属于潘厨子啊。
说完湘军的,再说淮军李鸿章。
《清稗类钞》里讲到个故事。
说的是李中堂到外地巡视,驻扎某县。
能跟驾临的高官扯上关系,知县喜不自禁又有些紧张,生怕招待不周,老爷子没吃好,不高兴。
因此,每日进饭菜,他必先尝,生怕厨师做得不好吃。他满意了,方让人端进去。
菜里有道是鸡汤,他恐汤味不浓,每锅汤必杀三只鸡煮一起。
如此细心,李鸿章该奖赏他了吧?
孰料,李的仆人出来传话,说:
汝等所进之肴,中堂实不能食,已受饿矣。
啊……怪哉……
难道是中堂嫌鸡汤味道不好?
大概他不由得想起了古书里的那些故事,比如,身居高位者,爱吃鸡舌,每日杀鸡千只,仅取一舌。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伸了下舌头,把厨师叫了训了一顿,先威后抚,又好好地跟他说,一定要做好啊,中堂得罪不起啊。三只鸡的汤不够,咱杀五只好不好?
结果,仆人又来说:
实不足食,中堂愈受饿矣。
这还得了,把李中堂饿病了,谁当得起这责?
还好有人出了个主意,说,李中堂这么大个官,身边肯定带着自己的厨师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书中写道:
令大悟,使人辗转托之,并先馈以重金,再三言,始可。
走关系,送银子,还求爷爷告奶奶,李鸿章的厨师才同意,由他来做饭。
这县令,吃过一次亏后,很快就学乖了,他倒想看看,李大人的厨师,是怎样做鸡汤的。
套用标题党的话是,他惊呆了,他震惊了,他吓……
但见——
以一鸡煮汤,甫煮讫,厨子即举碗饮之尽,乃搀水入釜中,取其汤入他肴中。
最鲜美的鸡汤,竟被厨师喝了。然后用那淡得鸟出的尾汤,加入其他菜里。
大惊之下,县令不免问原因。
厨子也不忌讳,告诉他:
彼在外得饮如此佳汤,将来回署时,我更以何物供给之耶?
在你这吃刁了嘴,我回去还怎么搞饭?
这下,县令算是明白了,原来,说中堂没吃好之类,都是仆人与厨子的诡计。
可想而知,李鸿章在自己的衙门,吃的是怎样的饭菜啊。
不过列位,写到此处,我倒怀疑,这个故事,是有漏洞的。毕竟,李鸿章再傻,鸡还是吃过吧?什么味儿不晓得?
但这故事,又并非无本之木,你可以说它是寓言,是编来讲某一个道理的。
什么道理呢?
不是有个故事吗?
说道光皇帝很节俭,告诉御膳房,以后不吃鸡蛋,几两银子一个的蛋,咱吃不起,吃的都是老百姓的钱啊。
原来,是太监们骗了他。一个蛋,大不了几枚铜钱吧?中间的差价,哪里去了?
李中堂的鸡汤,或许并无其事,但他的僚属们,在各种事情上,上下其手,李中堂又岂能事事知晓呢?
说白了,其实啊,李中堂喝鸡汤的故事,也可归入心灵鸡汤一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