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就和滕王李元嬰撒過銀子就放手讓承包商去幹,性質略有不同了,至於後人基於保存文化象徵地標,不厭其煩重修了滕王閣幾十回,又是另一回事。黃嶽二樓最初距今都是有1800年的老地標了,而鸛雀樓,要晚三百多年,滕王閣晚四百年。

黃河故跡鸛雀樓,

年過天命方登遊;

極目山邊白日落,

是無等等天際流。

人在江湖一扁舟,

沉浮榮辱盡割收;

欲窮千里覓真諦,

滅卻心頭一層樓。

十幾年前,來過永濟。今日故地重遊、大鐵牛、普救寺。不過那時重修的鸛雀樓可能還沒有完工,所以沒有能參觀。

四大名樓中,黃鶴樓 51米高,如今成了淒涼憂嘆的地標;岳陽樓,規模最小,大概纔不到20米高;滕王閣,還沒去過,據說是不到60米高。

鸛雀樓好大!74米高。 只是周圍園林綠化還顯得比較單薄。

相比之下,人家岳陽樓雖然矮,但是人家《岳陽樓記》可寫了個長;滕王閣不但高,《滕王閣序》也挺長。黃鶴樓嘛不高不矮,人家的崔灝七絕《黃鶴樓》也不長不短,再加上李白又給添了一首七絕,加起來也有不少字了哈。

就是咱鸛雀樓,雖然最高,可惜《登鸛雀樓》這首詩實在太短了,五言絕句,像個兒歌(而且說實話,也並不太押韻)。所以,它目前還只是4A。爲此,筆者特意給寫了一首七言絕句。估計用不了幾年,鸛雀樓也能上5A。

四大名樓,其實基本都是80年後重修的,鸛雀樓是00年後修的,最晚。除了拼文化 拼高度 拼環境,可能也拼個人氣。那三個報團還自稱個江南三大名樓,等於無形中又孤立了這北方荒野中的獨樓。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都是歷代修了又毀,毀了又修,花了不少錢也整了不少事兒了。這重修鸛雀樓,可是八百年來頭一遭,不信你隨便問問周圍人,知道白日依山盡那首詩的人,十有八九基本都忘了當初那座樓在哪兒。

我敢說,這鸛雀樓如果能屹立於永濟幾千年不倒,必將拉平它與黃嶽騰三樓的差距。

言歸正傳,說說這個四大名樓的樓。

黃嶽二樓最初距今都是有1800年的老地標了,而鸛雀樓,要晚三百多年,滕王閣晚四百年。這裏面,除了滕王閣純屬皇帝的兄弟有此愛好以外,其他原先均爲軍事用途,後軍產變民用後,逐步成爲歷朝歷代的5A級景區,加之文人墨客揮毫渲染,故廣爲天下流傳。甚至不斷毀於戰亂火災,後面還不斷維修重建,比如滕王閣歷代就來回累積重建了近30回。

滕王閣最早是李世民弟弟滕王建於山東滕州,後來滕王改任洪州都督了(南昌),他還要再建一所。這種喜歡搞個地標建築的癖好,歷代帝王高官都不少見。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不是中國人,而是德國。

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富森鎮,有個新天鵝堡,是一百多年前當地一個叫路德維希二世的國王弄的。高低不等的尖尖的塔樓,看上去確實很漂亮,據說迪士尼樂園的LOGO就是參照這個天鵝堡畫的。去慕尼黑玩的朋友一般都會去這個地方參觀。

如果是和江書記囑託重修鸛雀樓一樣,過二年關心一下進程也就算了,這個路德維希同學是成天不務正業全心全意一輩子就幹了這一件事。這就和滕王李元嬰撒過銀子就放手讓承包商去幹,性質略有不同了,至於後人基於保存文化象徵地標,不厭其煩重修了滕王閣幾十回,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據說德國人這個大搞樓堂館所的惡習自古成風,有點像古羅馬人和埃及人修神廟那個勢頭。在德國,大大小小的古堡據說有一萬多個。當然,人家各家花自己的銀子誰也管不着。

爲了遏制官員們的那種有倆糟錢就想搞地標建築的衝動,我記得八年前,國務院專門翻出來一個陳年現成的舊文發佈出來,用於徹查各種可蓋可不蓋的樓堂館所建設項目。

不過無論如何,鸛雀樓畢竟是作爲一代文化名樓,在它被毀八百年之際,能重現於黃河岸邊,也算一件幸事。儘管遊客不多,吸引力尚待提高,高密人民還是不吝筆墨,願它成爲一個值得人們追憶古典文化的寄託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