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住在郊外的家,少了城市的污染,人的全部感觉都明晰起来;比如一个菠萝,放在桌子上的甜香之气,可以弥漫到整个屋子里,远比吃掉它给人的感觉要长久得多、美好得多。牙齿的咀嚼切碎研磨和口腔的碾压揉搓挤压之下,菠萝自然可以将自己充裕的纤维和汁水尽量释放,但是因为像是洪水一样来得太多太快一下子就冲过了感受的味蕾密集区,进入到了幽暗的胃中,进入到其实只分析接收分子水平的营养而忽略预示那样的营养的感受的胃中;这就是在吃到、得到的同时的一种“浪费”。

正是基于这样的浪费,古今中外都有细嚼慢咽的谆谆告诫,不仅为了健康,同时也为了享受。这是人类个体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中,重复次数不可谓不多的吃的享受、食物的享受,其实也是人之为人,在处理和食物的关系的时候的享受。

买回来的水果为了吃,也为了闻,还为了看,为了从色香味形各个层面上享有它带给人的全方位的妙不可言、独一无二。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多维而充分享受层面,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环境下,水果就只是被直接吃掉而已。只有到了特定情境之中,到了郊外的家这样周围环境纯正的状态的时候,就像是音乐因为环境的安静而突然被聆听到了全部细节一样,一个水果也会因为生活在纯正环境中的人的感觉的敏锐而突然显示出其往往都被忽略的美。

住到郊外有很多缺点,这是郊外的房子比市里便宜的原因。比如交通不便,通勤时间长,商业不发达,失去了所谓时尚的痕迹,没有人气……不过换个角度,这些也未尝不是优点。

交通不便正可以噪音小,商业不发达则可以更安静,人少就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条件了: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东部平原,想找这样一片人口密度小的地方,不易,属于稀缺资源。

所有这些特点加起来,就是在这样远离尘嚣的纯净中才会体验到的生之乐趣,以及万物本来的妙不可言。其妙不可言林林总总,吃菠萝的体验只算其中一种。虽是小事,不经意之事、不值得说之事,却也是触动了我的感受的事。

菠萝买回来习惯性地切了吃的时候还有点生,于是就放下了另外一个。另外一个就成了桌子上的摆设。这个南方情调的摆设,让人总是能想象成片的菠萝田中,那细长的、带着锯齿边缘的叶片之下棵形粗壮的草,每一棵草的头顶上都顶着一个碧绿的菠萝的情景。它们辗转千里来到北方的市场上,来到我郊外的家,以自己黄湛湛的均匀凸起和凹下的表皮,顶着花朵一样的形状、质地又非常硬挺的绿色穗头,虽然在本地北方的物象中显得很有特点,但是因为毕竟见得多了,就感觉它们也已经不是外来者,基本无感了。只是在有一天开门进来骤然闻到了一缕缕热带亚热带物候中才会有的那种甜蜜而飘忽的甜香之气的时候,这才赫然发现终于可以全方位地欣赏一个菠萝的美了。

这样摆放在桌子上就是其充分展示各个层面上菠萝的美的最好状态,这个状态可以持续很多天,只需要在它腐烂之前吃掉即可。当然吃掉的过程也要尽量详细,用吃东西的最高原则细嚼慢咽待之。

最后,菠萝的穗子也没有扔,种到了花盆里。这样可以让这南方气质的植被至少可以在外形上,继续更长久地存在于我的眼前。它是关于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里在这里摆放过、吃过的菠萝的回忆触发,也是郊外的家里的一点遥远的地理元素的介入,是我身在总归是有局限的长居之地而心纳辽远的一个具体线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