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9日老狼提出最初構想,到5月4日首場播出和5月10日未來有約專場的收官,“相信未來2020”線上義演作爲中國流行音樂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事件,幾乎調動了整個華語樂壇,其影響也不僅僅在音樂層面。我們可以看到在疫情中遭受巨大創傷的流行音樂行業是如何團結到一起,在爲聽衆們帶來快樂和重回正常生活的能量的同時,也爲音樂行業的復甦做出準備,在呼籲人們相信未來的同時,也在親手去創造這個未來。

 

平臺之間的團結,造就空前的大事件

4月19日,由Lady Gaga策劃、世界衛生組織和Global Citizen組織聯合舉辦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線上公益演唱會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熱議,中國音樂人老狼等人受此啓發開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起15秒音樂短視頻接力活動。大麥網副總裁尹亮發現了這個活動產生更大影響的可能,與老狼商量後,以大麥、優酷爲首的阿里系平臺開始積極統籌各大手握大量版權資源的音樂平臺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爲這個規模空前的活動打下地基。

 

衆所周知,在互聯網流媒體音樂時代,平臺間最具戰略價值的資源即是版權,TME、網易和蝦米各方在版權的購買上都投入了大量資金,並一直存在着激烈競爭。無論如何,開放版權供義演使用其實都需要冒着一定風險。(例如某個義演的版本在對方平臺廣泛流傳,實質上繞開了原曲版權)。但很快,TME和網易等平臺都陸續加入了進來。

 

在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情況下談論團結永遠是最容易的,但當三大流媒體平臺真的互相開放版權使用,這的確彰顯了整個產業真正團結的決心。

當然,這樣的團結也有其具體的原因。從1月底到5月初,全國的線下音樂演出完全無法舉行,這對於本就線上盈利乏力,過於依賴演出營收的整個行業無異於滅頂之災。起初,各方試圖將傳統音樂演出線上化,大量組織藝人進行網絡直播,但因爲歌手藝人和網絡主播的演出邏輯其實存在着很大差別,效果並不算好。而長期無法演出也令一些以去現場作爲一種生活方式的音樂聽衆逐漸流失。

 

在這種空前的危機下,平臺和內容方面對一個團結的議題,並沒有固守門戶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進一步集結力量,以大事件的影響力恢復人們對音樂的需求和信心。最終,以阿里係爲主要執行方,“相信未來”吸引了170多家音樂機構,280多組音樂人,300多位工作人員20天沒日沒夜地工作,令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的義演活動得以誕生。4場義演吸引了4.4億人次的觀看(不包括後續視頻的二次傳播)。縱向相比,我們在互聯網時代從未有過如此受到關注的音樂活動;橫向相比,這個數據也已經超過了“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2.7億的觀看人次了。

 

在一個人們似乎已經沒有那麼在乎音樂的時代,“相信未來”這樣一個大事件展示了這個行業,這門藝術可以做到些什麼,它的影響力會吸引更多人關注音樂,瞭解聽音樂的樂趣,並讓其中一部分人產生聽音樂的習慣。

 

“相信未來”不僅是幫助人們復工,也是整個音樂文娛行業的自救行動。正如一位參與其中的普通工作人員所言,大家都只是在爲行業做點事情。

 

無論藝人帶來流量還是質量,都很了不起

 

“相信未來”發起後的三天以內,包括王菲、老狼、那英、張藝興、蔡徐坤等首批藝人便參與了進來。最終義演得到了接近三百組藝人提交的作品。這幾乎囊括了華語樂壇“頭部”到“腰部”的大部分音樂人。他們組成了義演的絕大部分內容。和傳播平臺一樣,行業的危機也將作爲內容方的唱片公司和經紀公司聚集了起來。

第一天演出截圖,衆多頭部藝人、歌手。

 

爲了引起大衆的關注,公益演出確實對於實踐者的影響力有着一定的基礎要求。所以頭部藝人在這次活動中就顯得更加重要。在這些稱得上“大明星”的音樂人中,有人帶來的是流量,有人帶來的是業務上的高水準,無論哪一方,都值得被尊重。流量藝人把觀衆拉進來,水準更高的音樂人把人留下來,這其中一部分的流量粉絲可能對別的觀衆產生了一些打擾,他們轉化爲音樂聽衆的比例可能也並不高,但只要有,就是好事。

 

頭部藝人以空前的規模集結在同一個活動裏,除了帶來他們的粉絲大量湧入,他們提出的各種頗具個性的要求也爲統籌管理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另一方面,這纔是藝術行業正常的現象,在近年來千人一面的行業環境下,此次藝人展現出的不同個性——例如周迅“熱心市民”式的表演——令人對這門藝術重新產生興趣。一些年輕觀衆直觀地認識到原來很多藝人是這麼有趣的。

在路邊錄製的周迅。

當然,除了人氣本身的疊加,“相信未來”錄播的形式也令音樂人們有了更多的創意空間。儘管大家需要交付作品的時間都是非常緊張的,但最終演出呈現出的品質顯得精彩紛呈。有些歌手即使只是用手機粗糙地錄音,也展現了高超的演唱水準;一些樂隊各自在家錄製音軌併合成爲一個不遜於線下演出的高品質合奏;朴樹用錄製專輯版的標準錄製了一個品質頗高的視頻甚至還拍攝了MV;也有一些音樂人用一人樂隊這樣頗爲新穎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的作品。確實有不少觀衆只是因爲活動的話題性或藝人的名氣打開了演出頁面,卻因爲演出本身的精彩和有趣繼續看完了整場,乃至繼續去收看接下來的演出。

 

對於爲數衆多參與到“相信未來”的腰部藝人來說,要在這樣的大型活動中獲得更多關注其實也並不容易,他們更加需要在視頻中投入創意,拿出優質的作品。畢竟周迅對着路邊的轉角鏡自拍是可愛有趣,那些名氣不那麼響亮的音樂人這樣做就無法吸引住觀衆了。對於許多藝人來說,他們提交視頻的時限往往更加緊張,通常只有一天左右。這對他們來說就如同是一場能否在短時間內窮盡創意的抽屜,給義演的編導和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考試。而這種對於作品絞盡腦汁的打磨其實也正觸及了流行音樂行業的本質。這一批音樂人能否吸引到觀衆,決定了行業未來的持續力。

 未來有約專場演出截圖。

“相信未來”義演從另一個角度上,是一個在20天內大量出產優質內容的藝人大考覈,這些內容會是行業的一筆財富。而參與到這次內容製作的藝人們,無論是帶來了流量還是質量,都值得被尊重。

 

讓觀衆重新信任和欣賞音樂,纔有未來

 

相信未來締造的4場4.4億人次的收看記錄,是近年來引起最大關注度的音樂事件。在此之前,音樂行業在長期的免費收聽模式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行業的營收太過依賴線下,其次是免費的音樂倒向了大量、低質的行業環境,也令聽衆開始不重視音樂,也並不抱着欣賞的心態去聽音樂。

 

對如今的許多聽衆而言,需要花費數分鐘時間去欣賞的流行歌曲,一方面無法起到長時間陪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無法像短視頻那樣在碎片時間裏提供更多的娛樂刺激。他們需要重新認識聽流行歌曲的樂趣所在。對許多人來說,只有去聽線下演出,與偶像共處一個空間或是顯得自己與衆不同,才能作爲一種生活方式引起他們聽音樂的興趣。

 

而原本音樂行業僅剩的這一條“腿”也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成了粉碎性骨折。在幾近半年無法演出的情況下,這個行業被迫要去找出可以讓大衆去欣賞音樂的新角度。

 

“相信未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它的錄播形式、較高的品質、充足的陣容和噱頭,以及充足到足以形成陪伴功能的時長,令人重新信任聽音樂是可以給人帶來快樂的。因爲這一次內容的海量,令看熱鬧和看門道的觀衆都可以投入,而其中一部分人會留下來。另一方面,許多有着去現場聽音樂習慣的觀衆可能會因爲長期沒有演出可看而流失,這次精彩的線上音樂接力也令他們重新開始期待。有了這種期待,疫情過後線下演出的重新開啓也就有了潛在的票房。

 

另外,線上音樂會或是線上音樂節的演出模式在今後可能也會成爲常態,爲聽衆提供價格更低廉,也更具陪伴效應的音樂演出。“平行麥現場”等相關平臺也在積極地架設當中。“相信未來”一方面是行業在困境中的自救行爲,另一方面也在真的爲未來探索一些新的道路。

 

在當下這個各行各業陸續復工的時間節點,“相信未來”是一個重啓的訊號,同時也是在爲音樂行業陸續恢復工作聚斂人氣,爲大衆加油,爲自己造血。無論是觀衆還是從業者,每一個參與到這場活動中的人,他們都相信未來,他們也都在親手創造未來。

 

□優作(樂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趙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