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耍小聰明,媒體炒作“解放軍將演練奪東沙”,打的什麼算盤?

引言

日本共同社12日發佈的一篇獨家報道在臺灣激起千層浪:“解放軍計劃在8月舉行以‘奪取臺灣下轄東沙羣島’爲假想目標的登陸演習”。臺灣軍方當天緊急聲明“能確保東沙安全”,島內專家紛紛猜測解放軍此舉是“意圖打通航母通向太平洋通道”“爲南海防空識別區做準備”。

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解放軍計劃8月在靠近海南島的南海區域,舉行以奪取“臺灣下轄東沙羣島”爲假想目標的大規模登陸演習。登陸演習將由負責南海防衛的南部戰區實施,動用登陸艦、氣墊船、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規模前所未有”。

對這個熱點,大家怎麼看?

01

首先我們來看看東沙羣島的情況。東沙羣島,是我國四大南海羣島之一,位於廣東省汕尾市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東沙羣島是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距馬尼拉780公里,距高雄港440公里,距香港315公里,距南沙太平島1185公里。

東沙島呈西北西至東南東走向,島形如馬蹄,東西 長約2,800米,寬865米,陸地面積約1.74平方公里,內海(潟湖)面積約0.64平方公里,多爲珊瑚礁堆積而成。整個東沙羣島海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

東沙羣島適合住人,島上主要植被爲灌叢,林投樹茂盛,植被良好。島上皆爲熱帶性植物,可栽培蔬菜蔬菜種類大致分爲:甘藍菜、結球白菜、番茄、四季豆、蘿蔔等,夏季則以栽培瓜類爲主,如南瓜、絲瓜。偶爾種植西瓜,其他如紅豆、辣椒、莧菜、空心菜等也可栽培。

東沙羣島目前被臺灣地區部隊實際控制,臺灣地區“海巡署”經常派艦艇在東沙羣島海域巡航,島上建有機場和碼頭,東沙機場跑道寬約30米、長約1,700米,跑道厚度約0.23米。臺空軍派駐一班隊固守機場、海軍有一氣象班留守觀測及“海岸巡防署”東沙巡防指揮部兩個中隊駐守,駐守人員總數約有兩百名。目前,東沙島由高雄市代管。

02

在瞭解了東沙羣島基本情況後,我們可以思考下:日媒爲什麼發出預警?目的何在?

日本擔心中國收臺,是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的。臺灣有不少日本後裔,包括李登輝、蔡英文等臺獨分子與日本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日本曾經殖民臺灣幾十年,至今心有不甘。所以,日本通過媒體發佈預警,是提醒臺灣要加強外島防禦,同時刺探我們的反應。

臺灣所謂“外島”,係指澎湖列島(共64個島嶼)、金門諸島(共15個島嶼)、馬祖列島(共19個島嶼)、東沙島及太平島等島嶼,總面積310.94平方公里。臺軍在其中34個島嶼駐有部隊,主要包括7個守備旅、2個裝甲旅、3個防衛部炮兵指揮部和1個驅逐艦隊,總兵力4.24萬人。

臺軍重視發揮“外島”作用,將其視爲監視大陸的“眼睛”,反攻大陸的“拳頭”和防禦臺灣的重要屏障,以達到“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目的。臺灣外島之中,太平島和東沙島離臺灣最遠,兵力薄弱,不容易防守。尤其是東沙島,戰略位置重要。

03

日本爲什麼不通過內部情報系統,提醒臺灣,而通過媒體炒作來提醒臺灣呢?個人認爲,有三點原因:

1.日本也搞不清楚中國收臺的真正戰略。是越島攻擊?還是先奪外島,後奪本島?通過媒體炒作,想獲得相關的情報信息。

中國收臺,就兩種模式。一是直接攻擊本島,置外島於不顧,這是天津模式,速戰速決。如果外島敢火力發射,立即定點清除,如果不敢發射火力,則置之不理。這樣所有的兵力,集中在攻擊臺灣本島,實現速戰速決。二是先收臺灣外島,後收本島,這是北平模式,目的是逼降臺灣。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可以隨機選擇。因爲天津模式和北平模式,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整體,不是分割的。如果沒有天津的速戰速決,哪來北平傅作義的絕望投降?

日本認爲:如果我們收東沙島,意味着我們採取的戰略是北平模式。因爲我們收東沙島,必然建設東沙島,纔可發揮東沙島的戰略作用,這意味着我們本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在反臺獨而非謀統一。

2.日本很清楚,通過情報告訴臺灣,臺灣也守不住東沙羣島,不如媒體炒作,反而放大大陸威脅。

東沙島彈丸之地,守軍不足兩百,而且遠離臺灣本島駐軍。島上補給困難,這樣的島嶼在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攻擊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會舉手投降,否則全軍覆沒。所以,日本很清楚,臺灣是守不住東沙羣島的。即使告訴了,也守不住,不如通過媒體炒作來預警,反而放大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起到輿論嚇阻的作用。

3.爲掩飾日媒的軍事專業性,故意把日期定在8月,而且謊稱是大規模登陸奪島演習。

要奪取東沙羣島,需要到8月?要奪取東沙羣島,需要大規模登陸奪島演習?這明顯是日媒的誤導。5.20在即,中美戰略衝突在即,5月中旬到6月,臺海局勢就可能見分曉,不會等到八月。而且收回東沙島,只需要派幾艘炮艇打幾炮,島上就會舉起白旗,可以優待俘虜,否則島上臺軍死無葬身之地,何須大規模的登陸奪島演習。

04

可以預見的是,在日媒的炒作下,臺軍對東沙島可能兵力有所增加,這也爲臺軍增兵外島提供了藉口。臺軍增兵外島,也是好事,則本島必然兵力喫緊。如果撤兵外島,則外島兵力空虛。所以,對臺軍我們只需要加強監視,掌握其兵力部署及變化。

對我們來說,收東沙島,並不影響我解放臺灣的整體戰略。收東沙島,我們就一定先建設後使用嗎?東沙島是高雄的眼睛,在攻佔高雄時,順手把東沙島收了,廢了高雄的眼睛,這是很正常的軍事行動。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全世界的共識。臺獨分子妄圖以武拒統,那是螳螂擋車、不自量力,註定是被滅亡的下場。所以,無論是天津模式還是北平模式,都是一個模式,那就是統一模式。如果臺灣有領導人願意做傅作義,那就是北平模式。如果臺灣領導裏沒有傅作義這樣的人,那就是天津模式。所以,收臺是哪種模式,關鍵看臺灣有沒有傅作義類的起義將領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