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张女士是位8岁孩子的妈妈,由于工作繁忙,自己也很少机会能够顾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孩子的老师跟张女士反馈孩子的近况的时候说到孩子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孩子的老师找来了张女士谈话,张女士也因此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变化,也感到十分担心。张女士问老师是如何看出孩子有自卑心理的,而张老师则回答张女士说''这3种表现藏不住''。老师告诉张女士,孩子这段时间变得不爱讲话了,在班上讨论问题的时候也不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除此之外,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孩子也总是跟从别人的想法,不愿意和别人不一样。而其他的孩子总是在课程上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孩子是自卑还是自信,老师一看就看出来了,这才及时和张女士沟通,希望更快解决孩子的问题。


01

自卑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在孩子的年纪增长后,身边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理状况也容易因此而发生变化。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如果没能够得到父母及时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产生错误的观念,甚至形成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是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02

孩子的这些行为,可能是自卑的表现:

尽管孩子的自卑心理是一种内化的心理表现,但是,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们是可以从孩子的成长变化中看出孩子是否有出现自卑的心理。

1、不愿意讲话,拒绝向别人展示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爱说话和活泼好动是天性。而如果孩子慢慢变得不愿意跟身边人的沟通,甚至有点封闭自己,也不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特长,分享自己的想法,孩子则很可能是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2、做事畏畏缩缩,怕前怕后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前往往会积极热情,虽说有点莽撞,但孩子总会显得特别有激情。而如果孩子在做事情时候变得畏畏缩缩,担心这,顾虑那,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说自己的坏话,则可能处于一种较自卑的心里状态。

3、在意别人的看法,跟从多数人的观点

同样一件事在不同孩子看来往往是不同的,孩子可能会有各自的想法和观点,也大多愿意去听从自己的内心,跟身边人交流看法。但是,孩子如果变得没有主见,总是跟随别人的观念,担心自己会跟别人不一样,这时候,父母们就要多留心孩子是不是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03

孩子自卑,父母要多重视对孩子的引导:

1、多关注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动态

尽管父母的工作再忙碌,或者学校的教育再好,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多时候都会被身边的人忽视。父母应该多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关注孩子在做事情时候的言行举止,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


2、多和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尊重孩子的想法是父母参与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只要父母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和孩子沟通,父母才能够对孩子的心理状况进行正确的引导。

3、多与孩子互动,培养孩子的信心

如果通过沟通的方式,孩子的心理状态还很难发生改变,父母不妨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耍,多和孩子互动,让孩子在学习和进步中增长信心,摆脱自卑的心理。


结语:随着孩子的年纪增长,孩子的成长过程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长大。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