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熥”(teng)這個字,新華字典的解釋爲“涼了的熟食再蒸或烤”。而連日持續的高溫,讓瓜農孫桂華只能用“熥”來形容,因爲她家的10畝西瓜,就是被這持續高溫熥爛的。8月3日,孫桂華站在自家瓜地前,一臉愁容。

孫桂華是中捷農場10隊的農民,今年種植了50畝地西瓜。然而就在西瓜採摘上市的這個節骨眼兒,遇到了多年不遇的高溫。

孫桂華介紹,西瓜在成熟採摘的前夕,當地接連下了幾場大雨,雖說雨後田間沒有積水,但由於這塊瓜田地勢低窪,土壤潮溼,再加持續的高溫才導致成熟的西瓜被熥爛。“地下潮溼,地上高溫,就是這麼造成的。”孫桂華說。

孫桂華種植西瓜已經10多年,而像今年這樣持續多日的高溫高溼天氣,她還第一次遇見。關於這次西瓜被熥爛,孫桂華把癥結歸結爲:除了持續的高溫天氣外,也怨我自己當初沒選好瓜田,只有這10畝低窪的瓜田這樣,其他瓜田沒事。

談及損失,孫桂華說:“你自己算吧,西瓜畝產8000斤,10畝地就是8萬斤,就是按照批發價格每斤3毛錢算,這就是24000元。即便這10畝地西瓜總收入按2萬元計算,至少損失一半的西瓜,這就是1萬元,這還不包括種瓜的成本。”面對這樣的極端天氣,孫桂華只能挑選稍好一點的西瓜,從瓜田中抱出來,然後覆蓋了雜草用來遮擋陽光。

採訪中,孫桂華不斷重複着一句話,“如果不是氣溫高,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時她也提醒廣大瓜農:種植西瓜,一定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地塊,“如果瓜田地勢低,如果再遇到像今年這樣的持續高溫,西瓜很容易就被熥爛了。”【文/圖|鄉土河北,嚴禁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