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瑜就開始給孫權分析了起來,首先曹操手上就有20多萬的將士,但是劉備手上總共加起來也纔夠1萬,再加上江夏一處有1萬多將士,比起曹操手上的就連個零頭都不到。或許也因爲曹操過於驕傲,或許也因爲曹軍將士不識水戰,曹操把幾十萬大軍的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周瑜得知這個消息後想出了火攻的辦法,於是就和黃蓋施展苦肉計。

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聞名於後世,我們小學課文裏面還有這場戰爭的描述,它被稱爲三足鼎立的轉折點,從此曹操敗回北方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劉備得到荊州之後在拿下益州有了稱霸天下的資本,江東得以依靠長江爲界,南下吞併交州建立吳國;而赤壁之戰的策劃者周瑜也憑藉這場精彩至極的戰爭再次名震天下。但開戰之前周瑜和孫權要5萬精兵但孫權只給了他3萬,周瑜一度不解,直到戰爭結束以後他才明白其中緣由,到底是什麼呢?

當時天下三分,當屬曹操的勢力最大,在十三座城池中,被曹操攻下佔領的就有九座,曹操認爲這天下遲早是自己的,攻下其他城池只是個時間問題,待養兵許久後,曹操向荊州發起了進攻,劉備哪裏是兵強馬壯的曹操的對手,接連戰敗,此時,劉備想到一計不但可以擊敗曹操,又可以保住荊州。於是便派軍師諸葛亮前去東吳遊說孫權,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曹操的大軍,孫權在權衡利弊後,答應了劉備。

但問題就是借多少兵給劉備呢?許久想不明白的孫權只好去找周瑜了。

周瑜就開始給孫權分析了起來,首先曹操手上就有20多萬的將士,但是劉備手上總共加起來也纔夠1萬,再加上江夏一處有1萬多將士,比起曹操手上的就連個零頭都不到。商議後,若是5萬精兵,便可以和曹操一戰。但孫權只給了3萬並承諾他本人會調一切軍需補給,最大限度地支援前線,於是周瑜率軍開赴戰場。

或許也因爲曹操過於驕傲,或許也因爲曹軍將士不識水戰,曹操把幾十萬大軍的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周瑜得知這個消息後想出了火攻的辦法,於是就和黃蓋施展苦肉計。黃蓋本身就是江東老將,當年曹操反董聯軍時兩人也相識,看到黃蓋的投誠曹操十分開心而且並不懷疑他的目的。但黃蓋真正的目的卻不是投誠,而是點燃船上的火油然後衝向曹操大軍。此時曹操大軍火海一片,無數船隻被燒燬,將士們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淹死,曹操只能含恨敗回北方。

戰後,周瑜問孫權爲何只給自己三萬兵力時,孫權說到:雖然只給了你三萬精兵,但是加上劉備的兩萬,不正好是五萬嗎? 三萬和五萬看上去只是一個人數的問題, 但其實也是一種態度的表明。只有精兵三萬,說明了情況的嚴重性,同時也告訴了周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項羽破釜沉舟,就是想讓士兵們知道現在沒有退路,只有殺出重圍。

這種激勵和刺激也是戰爭勝利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給的是五萬而不是三萬,周瑜可能不會選擇智取而是正面作戰,那戰爭的結果可能就要被改寫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