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成功的把被包围战打成了歼灭战,王寻、王邑指挥的42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包围了王凤、王常、刘秀的近万绿林军。公元253年东吴太傅诸葛恪率领20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魏牙门将张特率3000人拒守,城池即将失陷时张特诈降让诸葛恪暂停进攻从而获得喘息机会,迅速重修城防。

许多人认为“被包围等于被消灭”,其实“被包围”对于弱旅而言才属于被消灭,对于强军而言“被包围”极有可能变成“反胜”的良机,例如小部队作为诱饵拖住敌军主力,在敌军屡攻不克已经疲惫时援军突然杀出解决战斗。

1、即墨之战(乐毅)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讨伐齐国,夺取齐国70座城市,只剩下即墨与莒县,乐毅大军长期包围即墨,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即墨守将田单用反间计逼走乐毅换上骑劫,并趁着燕军换帅军心不稳发起反击,斩杀骑劫大破燕军。田单在没有援军德文情况下打赢即墨会战,太难了。

2、昆阳之战(刘秀)

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成功的把被包围战打成了歼灭战,王寻、王邑指挥的42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包围了王凤、王常、刘秀的近万绿林军。王凤、王常等人乞降不得只好死守,结果王寻、王邑等人屡攻不克士气低落。刘秀带人突围求救,带领万余援军趁机杀到昆阳城下,里应外合击败王寻、王邑大军。刘秀打赢昆阳之战,胜在有援兵而且包围的军队士气低落。

3、夷道之战(孙桓)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讨伐东吴,双方在夷陵地区对峙。东吴宗室孙桓率军进攻夷道被蜀汉大军包围,情况危急向陆逊求救。诸将都主张去救援,陆逊拒绝出兵,认为刘备短期内不能攻破孙桓大营,等到东吴在夷陵之战击败刘备主力则孙桓之围自然解除了。刘备大军溃败后,孙桓迅速突围甚至一路追击刘备,刘备差一点被擒获,丢掉马匹翻山越岭才走脱。

4、陈仓之战(郝昭)

公元229年诸葛亮率领数万大军北伐,结果被郝昭凭借陈仓坚城死守不出。诸葛亮四面围攻陈仓,双方相距20余日,诸葛亮大军缺乏粮草只好撤退。陈仓之战完全是因为蜀汉军队携带的粮草不能支持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役,守军比包围的军队后勤补给更充足。也是诸葛亮不够狠,司马懿进攻孟达就是兵力有余而粮草不足,司马懿就是“死命令”16日攻下上庸。

5、新城之战(张特)

公元253年东吴太傅诸葛恪率领20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魏牙门将张特率3000人拒守,城池即将失陷时张特诈降让诸葛恪暂停进攻从而获得喘息机会,迅速重修城防。诸葛恪直到上当受骗恼羞成怒继续进攻,却因为天气炎热且后勤补给困难连战不可只好撤退。魏军获悉吴军撤退立即跟踪追击,诸葛恪损失惨重。

6、玉璧之战(韦孝宽)

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率领十几万大军围攻东魏韦孝宽驻守的坚城玉璧,韦孝宽坚守不出。高欢苦战了60天,士卒死伤者达7万余人。玉璧城不仅没有攻破,韦孝宽反而夺据了土山。高欢智尽能索,因愤恨恼怒而病倒。最后,只得决定退兵。玉璧之战韦孝宽没有援兵竟然能取胜,也是牛人。

7、邺城之战(安庆绪)

公元767年唐军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子仪、李光弼等9位节度使20万大军围攻安庆绪驻守的邺城,安庆绪向父亲的老部下史思明求救。公元678年唐军围攻邺城屡攻不克,史思明的5万援军突然杀到,并截断唐军粮运,唐军迅速溃败。

8、潞州之战(李嗣昭)

907年后梁皇帝朱温派陕州节度使康怀贞领兵8万围攻潞州,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与副节度使李嗣弼见后梁军势盛坚守不出。908年李克用病逝后,新继位的晋王李存勖率军救援潞州,消灭数万梁军,巩固了李存勖地位。

8、洪都之战(朱文正)

1363年陈友谅乘朱元璋出兵救援安丰(今安徽寿县)、江南兵力空虚之隙,发兵号称60万,围攻洪都。守将朱文正顽强坚守,抗击陈友谅军。朱文正坚守洪都85天,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为朱元璋进行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

9、天京外围战(曾国荃)

1862年江苏布政使曾国荃率领3万湘军围攻天京,遭遇太平军将领李秀成20万大军围攻。曾国藩“称“自发逆猖乱来未有如此围之久者”。但湘军有水师运输弹药物资,得以持久战,而太平军却须陆运,各军从八月出发,未带寒衣,十月天已冷了,天京又无粮,猛攻了四十多天,十月十五日,各路军不得不撤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