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家長對學琴總抱有誤解:學琴會耽誤孩子的學業,練琴會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家長的理解:學琴不會耽誤孩子的學業。

文章來源:鋼琴課

:清酒

人們常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句話強調學生不論學什麼,都需要有主動進取的精神才能將其學好。但想象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在現實中,學習上又有多少孩子的意志力能夠做到主動學習?

尤其對很多琴童而言,學琴並不是他們的主要功課,他們沒必要像學文化課那樣費心盡力、主動進取。一旦琴童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而且琴童家長也不加以引導的話,琴童對學琴必然產生懈怠心理,從而導致學琴之路的半途而廢。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學琴半途而廢?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家長要做好這五件事,纔能有效地避免孩子學琴半途而廢!

1

家長的想法:該逼孩子練琴就得逼!

有些家長可能抱着自由隨性的想法,也比較順從孩子的意見;

孩子當初想學鋼琴,就報班學習;

孩子現在不願意練琴,不願意就作罷。

這樣做的家長並不瞭解孩子——大部分的孩子貪玩、好動,對許多事情只能維持三分鐘的新鮮感和熱度。在練琴這件事上,家長如果不監督、逼迫孩子,孩子僅靠自己的毅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所以家長要明確這樣的想法:該逼孩子練琴就得逼!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不能總順着孩子的想法做事,這不是尊重孩子而是溺愛和盲從孩子!作爲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練琴態度。

2

家長的態度:以欣賞、鼓勵爲主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爛漫的,很多時候家長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造成強大的影響。比如,家長經常誇獎孩子,那麼孩子就會高興,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更有信心;家長經常批評孩子,孩子就會難受,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不再自信。

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於練琴。在很多孩子心中,練琴並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家長總是在練琴的時候批評自己,就更不喜歡練琴了。因此家長要學會在孩子練琴的時候多鼓勵孩子、欣賞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和優點,以此來激發孩子對練琴的積極性。

3

家長的理解:學琴不會耽誤孩子的學業

一些家長對學琴總抱有誤解:學琴會耽誤孩子的學業,練琴會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尤其是孩子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家長總想讓孩子放棄學琴。但學琴真的會耽誤孩子的學業嗎?練琴真的會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嗎?

並非如此。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學業並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只要時間利用合理得當,學琴、練琴並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反而能起到勞逸結合的作用,讓孩子在繁重的學業裏能感受到音樂的慰藉。

因此,家長不要以學業繁重爲由讓孩子停止學琴,學琴並不會耽誤孩子的學業!

4

家長的要求:嚴格對待學琴這件事

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論是學習文化課還是學習其他課程,學生和家長都應當嚴肅對待。一些家長可能認爲學琴只是爲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沒必要像學文化課那樣嚴格要求孩子。

但請想想:你怎麼知道你現在的興趣不會成爲你孩子未來的專業或職業?人們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實上,將來孩子們走向社會後,更容易用更優秀的技能抓住機遇。因此,在鋼琴學習方面,家長應嚴格要求和督促孩子學習。只有家長端正態度,重視鋼琴學習,孩子才能認真學習!

5

家長的做法:培養孩子獨立練琴的好習慣

很多家長在孩子練琴的時候都會盡力幫助,譬如幫助孩子制定練琴計劃,提醒孩子每天的練琴時間……,但是家長不可能每時每刻待在孩子身邊,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學琴,卻無法代替孩子學琴。

家長適當的逼迫及幫助是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練琴習慣的,但長期的幫助會讓孩子產生依賴,變得懶惰,失去主觀能動性,甚至達到沒有家長提醒和督促,就不去練琴的地步。因此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練琴的好習慣,讓孩子在沒有家長督促的情況下也能自主自覺地練琴。

這五件事情,都關係着家長的想法和行動,因爲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力最大。如果想避免孩子學琴半途而廢,家長就必須站出來,幫助孩子將鋼琴學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