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件由黄骅法院南大港法庭承办,执行干警收到案件后,经对案情梳理了解,第一时间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状况进行查询,仅发现被执行人王某名下有少量银行存款,当即采取了冻结措施,但这些钱远不够还款的数额。执行干警调查走访后了解到,作为担保人的王某与赵某系朋友关系,家境并不富裕,仅有的存款被冻结后对其生活影响较大,而赵某却一直以种种理由“打太极”敷衍搪塞,故意拖延履行义务,对朋友王某的状况也是置若罔闻,毫无担忧愧疚之意。

“好的朋友是人生中难得的财富,王某看你当时困难才替你做担保人,你不应该替对方考虑下吗?”执行干警耐心地劝说着被执行人赵某,敦促他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2019年8月,某银行支行诉赵某、王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经黄骅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调解书确定赵某于2019年12月底前一次性还清借款7万元及利息,王某对上述借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之后赵某、王某并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2020年4月14日,银行支行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由黄骅法院南大港法庭承办,执行干警收到案件后,经对案情梳理了解,第一时间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状况进行查询,仅发现被执行人王某名下有少量银行存款,当即采取了冻结措施,但这些钱远不够还款的数额。

执行干警调查走访后了解到,作为担保人的王某与赵某系朋友关系,家境并不富裕,仅有的存款被冻结后对其生活影响较大,而赵某却一直以种种理由“打太极”敷衍搪塞,故意拖延履行义务,对朋友王某的状况也是置若罔闻,毫无担忧愧疚之意。急当事人所急,同时考虑到王某的实际困难,执行干警决定在前期沟通基础上,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协调,督促赵某主动履行义务。

4月27日,做好防疫措施后,银行的委托代理人周某和被执行人赵某、王某来到南大港法庭。在执行干警耐心释法和真诚劝说下,赵某终于认识到逃避履行法律责任的后果,也意识到连累伤害朋友的错误,主动向申请人请求和解。最终,双方当事人相互谅解,就债务履行达成和解协议,申请人同意被执行人赵某分期偿付借款本息,并同意解除王某被冻结的账户。

案件和解执行,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充分考虑了被执行人王某的生活困难,维护了两位被执行人间的友情,将文明善意人性执行的理念融入了执行实践。

来源:黄骅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