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成都,青石板路,十分古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路。魯迅說,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成都自古繁華地,蜀中乃是天府國。今天這組照片,是1909年美國人張伯林在四川考察時所拍攝的。這是成都,青石板路,十分古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路。有人可能會笑了,


路有什麼好說的?其實路實在太重要了。魯迅說,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成了路的地方,就得修好。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作爲農村80後,我看着現在入村水泥路,總想起小時候的土路,一到下雨,到處泥濘。


四川有兩種路是很著名的。一者現在著名,那就是茶馬古道。它是西南與中原地區及域外各國貿易的通道,興起於唐宋時代,如今很多人喜歡去走一走,瞧一瞧,玩一玩。還有一種,則是當時極爲出名的。


那就是川鹽古道。一條條青石板路,以自貢爲中心,輻射省內重要城市,更通往湖南、湖北、貴州、雲南……自貢井鹽,開採於東漢,所以,鹽道比馬道,修得更早。


這裏遊走着馬幫、牛車,還有很多人肩擔背扛,休息時,他們不方便坐下,只好拄根棍子在路邊站一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載而下,磨穿了多少鞋底,也磨出了多少坑窪。有學者統計,抗戰八年,


自貢的生產了180萬噸井鹽,遠銷華中、西南、西北地區,滿足了全國三分之一人口食用所需。這些照片如今已有110年了,青石板路,只怕大半已被翻新無存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