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而小孩子的性格除了天生更多的與環境和教育有關,當孩子能跑會說話的時候,不少父母就會發現孩子的脾氣開始變得暴躁,愛亂扔玩具,父母的一句話讓孩子不滿意了他就開始大哭大鬧,發脾氣耍無賴是常有的事情,父母忍無可忍就會開始對孩子採取吼罵或者直接上手,但孩子照樣不聽話,接着還是會犯事,明明小的時候還是可愛的小天使,長大一點就成了混世魔王,那爲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孩子的思想開始覺醒

小嬰兒時期,孩子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慾望,但是當小寶寶逐漸長大,身處的環境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孩子逐漸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已經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當事情沒有按照孩子的想法進行時,孩子便會大哭大鬧,比如孩子要喫桃子,你卻給孩子一個蘋果,思想沒有達成一致就會發生孩子大哭大鬧的情況,孩子的溝通能力是有限的,父母需要耐心的和孩子溝通。

二.佔有慾的出現

同事女兒四歲了,週末去同事家聚餐看見孩子的玩具可愛就碰了一下,孩子看見後就馬上把玩具抱在懷裏說“這是我的東西,不許你玩”,同事一邊跟孩子講道理一邊跟我道歉,讓孩子讓玩具拿出來分享,孩子馬上就開始哇哇大哭。其實不喜歡分享對於孩子來說是極其正常的,父母可能認爲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但這是孩子認爲他可以抓住的東西,自認就不願意放手了。

三.表示自己的存在感

現在的低頭族是越來越多,無論去哪裏大家都埋着頭刷着手機,父母們自然也不例外,許多父母帶娃都是左手牽娃右手看手機,父母覺得極爲正常,但是孩子卻覺得受到了冷落,認爲這是自己不受寵愛的方式,所以就會經常要求父母抱抱,要是父母不抱自己,就會覺得委屈開始鬧脾氣,這並不是孩子在無理取鬧,而是孩子希望通過這些方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力,讓父母更加的愛自己,多陪伴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方式,面對孩子的發脾氣,家長需要好好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出什麼讓孩子傷心的事情,不一昧的溺愛也不一昧的指責,你家孩子有出現發脾氣行爲嗎?你是怎麼解決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