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說當年梁朝偉不想演《春光乍泄》,王家衛只好騙他說,給他定的角色很像《八百萬種死法》裏的男主角,。這是《八百萬種死法》的故事,充滿了孤獨、死亡和威士忌的氣息,讀上兩頁就讓人徹底沉淪醉意。

這是一本讓人心神盪漾的小說,梁朝偉做夢都想出演男主角,王家衛愛得如癡如醉。

你太應該看看這個醉人的故事了。

它有着最酷的文風。

醉意朦朧,有種讓人沉醉其中的孤獨感——

它有最酷的作者,勞倫斯·布洛克,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

最酷的一批讀者,梁朝偉、王家衛、侯孝賢、朱天文……

王家衛甚至找了作者寫劇本,拍出了愛情經典《藍莓之夜》!

傳聞梁朝偉“一言不合就飛去倫敦喂鴿子”。這是假的,梁朝偉愛去的是紐約。

因爲《八百萬種死法》講的是紐約的故事。

作爲愛書如命的文藝青年,梁朝偉極其喜歡沈從文,三島由紀夫,甚至還能背誦《挪威的森林》的許多片段。

然而他最愛的只有《八百萬種死法》!

梁朝偉曾經4次找到電影公司,希望出演主人公馬修·斯卡德。

據說當年梁朝偉不想演《春光乍泄》,王家衛只好騙他說,給他定的角色很像《八百萬種死法》裏的男主角,

梁朝偉這才答應去阿根廷拍攝,結果被王家衛扣押了護照。

《春光乍泄》1997年

真假無法考據,但梁朝偉是對《八百萬種死法》的癡迷卻是真真正正的。

在親自讀這本書之前,我完全不理解梁朝偉的癡迷,不就是本小說嗎?

直到在一個安靜的深夜讀完整本書後,我才真真正正地被迷住了!

這本書講了啥?

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酒鬼偵探,爲了一個被謀殺卻無人關心的妓女,尋找兇手的故事。

金是一個妓女,生活在紐約。因爲想退出這一行,所以找到馬修保護,卻被人殺了。她還有幾個姐妹,也一個接一個被殺。

有個女孩還留下這樣一條心酸的遺言:

“我厭倦了微笑,我厭倦了隨波逐流。美好的時光都已過去。”

連紐約的警察都說:“妓女自殺,見怪不怪。”但馬修還是決定爲女孩們討回公道。

一個落寞的酒鬼偵探,一位美麗女人之死,一連串無人關心的謀殺,

一場徹底的酩酊大醉,一段單槍匹馬的自我救贖。

這是《八百萬種死法》的故事,充滿了孤獨、死亡和威士忌的氣息,讀上兩頁就讓人徹底沉淪醉意。

如果你也在城市裏感到孤獨,那你一定會喜歡偵探馬修。

他生活在最有生命力的紐約,卻渴望着醉生夢死——

“如果我帶着醉意出生,或許會忘掉所有悲傷。”

他放任自己酗酒,卻關心全人類的死亡——

”每個人的死亡都在減損我,因爲我和全人類息息相關。“

他說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塊浮冰——

”我的人生就像一塊浮冰,在大海上四分五裂,各塊碎片飄向不同的方向。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重新彌合。一切都毫無意義、毫無邏輯、毫無希望。“

他是個酒鬼,喝威士忌要加咖啡。

一次次戒酒,又一次次爛醉。

戒酒會一次不落地參加,但輪到他時只會說——“我叫馬特,我無話可說。”

▲ 馬特是“馬修”的暱稱

別人說:“酒讓你醉,咖啡讓你清醒。”

他卻說:“拿咖啡給酒鬼,得到的只是一個睜眼酒鬼。”

他表面對這個世界嗤之以鼻、漠不關心,

陌生人問路,他覺得回答“去你的,你這怪胎!”是都市禮儀。

然而在冷漠的外表之下,卻有一顆柔軟的心:

他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教會,喜歡閱讀,愛看報紙。

他見慣了生死無常,卻總是將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的死亡記在心裏。

一個錚錚硬漢心中的柔情,太致命了!

在我看來,梁朝偉之所以做夢都想演這本小說,就是因爲他跟馬修太像了!

馬修和梁朝偉,以及梁朝偉戲裏那些自言自語的小人物——

《重慶森林》裏的633,《2046》裏的周慕雲,《春光乍泄》裏的黎耀輝……是一類人,孤獨成癮的人。

這本書之所以給人以共鳴,在我看來,就是因爲它說出了當代人在都市中的孤獨感和疏離感:

一個人點外賣,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趕地鐵末班車,習慣於一個人生活,幾乎孤獨成癮。

而馬修,就是這座鋼鐵城市裏的孤獨騎士,和我們一樣孤獨,堅硬,卻優雅。

讀《八百萬種死法》最好的時候,是一個人的深夜,當城市這座巨大的機器閉上眼睛,當你的孤獨變得平和而安靜,

帶上你的酒,威士忌也好,雞尾酒也罷,是時候傾聽你心中的孤獨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