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令公楊繼業與遼兵作戰被圍,頭撞李陵碑殉國,遼國蕭太后命人將令公骨骸藏在一個祕密地點。之後令公陰魂託夢兒子楊六郎,要他找回自己的骨骸安葬。六郎醒後,急命孟良前往遼國尋回老令公骨骸。孟良潛入幽州,經過一番打探,甚至還找錯地點盜了假骨,最後終於得知準確地點。
常言道“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好哥們焦贊一路暗中跟隨。當孟良在黑漆漆的洞裏捧起老令公骨骸匣子時,焦贊突然犯二,出聲嚇唬孟良。孟良以爲被遼兵發現,回手就是一斧,將焦贊砍死。等到把焦贊屍身拖出洞外,才發現誤殺自家兄弟,可悔之晚矣。
孟良讓一個流落番邦的宋國老兵帶回了令公骨骸,然後自刎而亡。
元雜劇《孟良昊天塔盜骨》,明小說《楊家將演義》《楊家府演義》,京戲《洪洋洞》(也叫《三星歸位》),以及各版評書都講過此故事,情節大同小異。
對於老令公的骨骸到底藏在什麼地方,各個版本說法不一:有說是洪洋洞的,有說是昊天塔的,還有說是昊天塔的洪洋洞。
帶着對楊家將老令公的景仰,謎語君曾親身探訪北京房山縣良鄉的昊天塔。
《良鄉縣誌》上對此塔的描述是:
“多寶佛塔,隋建,在燎石崗上。五級玲瓏,高十五丈,圍十五丈,四面門,二十座階級環上。北望都城,南眺涿鹿,舉在目前。唐尉遲公敬德重修,俗名昊天塔。”
塔旁還有一座奇怪的墓地,號稱是孟良焦贊墓。
儘管言之鑿鑿,可裏面到底埋的是誰,很難說。
另據知情者說,當初塔門口曾經有兩個鐵鑄的武士,都是宋將裝束,可惜在大鍊鋼鐵時拿去給煉了。莫非這曾經把門的兩尊鐵武士就是孟良焦贊麼?
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地方,昊天塔所在的這座山崗,名叫燎崗。顧名思義,也就是火燒過的山崗。因爲塔下面的山石跟其他地方不同,是暗紅色的,據說這裏的石頭可以當火石使用。
有人把這個也跟孟良盜骨故事也聯繫上了。熟悉《楊家將》故事的朋友都知道,孟良有個獨門暗器——火葫蘆,專會噴火。要說這火葫蘆比火焰噴射器猛多了,傳說孟良自殺時,火葫蘆發生巨大爆炸,所以從那時起候起這片山崗就變成了紅色。這哪是火葫蘆,這是小型核武器。
古人大概早就發現這座山崗有股非同一般的靈氣,所以才建塔於此。諸多傳說也從此而生。此外,這裏還發生過另外一個著名事件。
金代時,山崗上曾有過一座廟。著名“淫帝”海陵王完顏亮——不清楚此人“特色”的可以去查一下,他還沒有稱帝時,路過此地,忽然想要進廟占卜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當皇帝,結果是“能”。
於是此“毒人”許了個“毒願”:如果占卜應驗了,那麼將來重修廟宇;如果錯了呢,那對不住了,拆廟。結果完顏亮還真當上了皇帝,廟和塔算是保住了。不但如此,海陵王稱帝之後,還把金朝國都從黑龍江那嘎達直接搬北京來了(那會兒叫燕京)。
所以說,這座燎崗跟北京城的建都史還有重大淵源。
還是說回孟良盜骨的事。關於昊天塔的介紹很多,可有個問題卻一直沒人給個說法:爲什麼蕭太后要把令公骨骸藏在昊天塔上呢?
帶着這個疑問,謎語君先進塔探查一番。
塔門緊鎖,不過看塔的大爺很好說話,開門讓我進去
有塔就有佛,供佛必不可少,不過看來不是古蹟
樓梯太狹窄了,不過據古書上令公骨骸就在第三層,稍微堅持一下就到了
這裏倒真是有龕位一個,可惜啥也沒有
繼續爬,有塔窗可以眺望。據說古時此塔就作爲軍事瞭望塔使用。可是這麼狹窄逼仄的樓梯士兵每天爬上爬下也太遭罪了。
我走了一圈,塔內空空,除了弄了一身灰,跟楊家將有關的線索好像什麼也沒發現。對了,不是還有個洪洋洞呢嗎?!
好像剛纔上塔時看到旁邊有個什麼洞,不妨去看看,令公骨骸就算了,但說不定能發現些古代遺蹟呢。
果然,塔邊就有建築物及標識:盜骨洞。發現了傳說中的洪洋洞後還真有點小激動,於是我手欠地推開了緊閉的“洞門”。
實地考察就這樣草草收場了,看來這個問題還得自己給答案。
謎語君不揣冒昧地認爲,塔上埋骨,是古人出於風水祈禳的目的。
例如,最爲人熟知的一個例子:很多佛塔都藏有佛舍利或者高僧大德的骨灰,這種儀式,就含有祈福迎祥、驅惡辟邪的意思。
而在楊家將的故事裏,老令公楊繼業爲國捐軀,忠心耿耿,自是浩氣凜然,所以將他的骨骸埋藏在塔內,既可增加己方之神氣,又可鎮壓敵手之威風。在人類學中發現這樣一種流行於世界各地的民俗現象:很多部族曾經流行一種巫術,那就是將敵方最勇猛的武士的頭顱作爲護身符佩戴在身邊。這種做法,在中國古代巫術稱之爲“壓勝”之法。
說到“壓勝”之法,還有一點佐證。古人特別討厭名字犯忌諱。比如《三國》裏鳳雛龐統一到了“落鳳坡”,那就意味着要倒黴了。而這個洪洋洞,有時也寫成“洪羊洞”或者“紅羊洞”。不管是“洋”還是“羊”,都跟“楊”是同音。而“洪”呢,是水淹的意思。換成“紅”呢,又有火燒之意。
所以,“洪洋洞(或者紅羊洞)”這是要把姓楊的永遠淹沒,或者用火燒煉之意。——這個意思就是要讓老令公的屍骸永遠遭受水火煎熬,夠歹毒吧。老令公骨骸放在這樣一個所在,自然是時時不得安息啦。也難怪老令公要託夢兒子,趕快給自己搬走。
所以,謎語君推斷,蕭太后藏骨和孟良盜骨,實際上是兩國之間爆發一場的“風水暗戰”!這場戰鬥最終以宋國盜骨成功而結束。
這正是:偶因訪古上高崗,遠映斜陽塔影長。隱約重樓雲外出,玲瓏七寶霧中藏
(最後聲明,照片是數年前拍的,不代表現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