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阳明的一生非常辉煌,作为一名思想家,他可以到各地讲学,传播心学学说,成为万人敬仰的贤者,作为一位军事家,他能跃马扬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翩翩然有国士之风。另一次大战是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王阳明当时手下并没有士兵,若是宁王进攻根本无法抵抗,于是王阳明采用疑兵之计来扰乱宁王的心理,让他不敢贸然进攻,而王阳明就在宁王迟疑的时间里仓促地募集到了一支八万人的军队。

有句话叫“书生误国”,还有句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只会死读书,满口的之乎者也,但又不懂得变通的人。可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书生,他不仅做好了书生的本分,即著书立说,而且还抢了武将的职责,能带兵打仗,解救国家于危难之间,他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作为一介书生,他创立了心学,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使心学成为继朱子理学之后影响力最大的学说,他本人也与孔子、孟子、朱熹合称为四大圣人。王阳明的代表作有《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和《传习录》,这些著作被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海外,影响了很多的人。但王阳明的成就不只在这些方面,他的标签除了“文学家”、“思想家”之外,还有一个“军事家”。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小小年纪就会读书识字,非常的聪明机警,被家族寄予厚望。可王阳明却是一个怪胎,他不像其他读书人一样把科举当成头等要事,他觉得读书不是为了中第,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圣贤之人。他少年时期便怀有大志,他看到国家被外侮侵犯,于是立誓要学好兵法,荡除贼寇,他独自游历了居庸关、山海关等地,考察边塞情况,为日后实现自己的志向打下了基础。

王阳明一生曾多次带兵平定叛乱,其中成就最高的有两次。正德十一年,王阳明受命平定江西贼寇,他首先了解清楚了盗贼的动向,知己知彼,随后亲自带领军队在上杭出其不意地进攻敌军,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第一战就取得了大捷。之后王阳明又带兵平定了大庾、左溪和横水三个地方,将为患江西数十年的贼寇一举扫清。面对兵强马壮的盗贼,王阳明率领着一支杂牌军取得了胜利,靠的就是王阳明深谙兵法和驭兵之术,他懂得带兵要善于变化,以“诡变”驭兵,才能让敌人捉摸不透。经此一战,王阳明的名声大振,江西一带的民众都把他奉为神。

另一次大战是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王阳明当时手下并没有士兵,若是宁王进攻根本无法抵抗,于是王阳明采用疑兵之计来扰乱宁王的心理,让他不敢贸然进攻,而王阳明就在宁王迟疑的时间里仓促地募集到了一支八万人的军队。王阳明率兵进攻宁王的巢穴南昌,宁王当时派兵到安庆,南昌并没有什么兵力,只好赶紧回兵解救南昌,经过三天时间,王阳明的军队战胜了叛军,并俘虏了宁王。


王阳明的一生非常辉煌,作为一名思想家,他可以到各地讲学,传播心学学说,成为万人敬仰的贤者,作为一位军事家,他能跃马扬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翩翩然有国士之风。此等有才干有谋略的书生当然是国之栋梁,又怎么会误国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