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克州不斷加快推進產業扶貧發展,大力實施產業脫貧精準脫貧舉措,重點圍繞“一產提質增效、二產擴面延伸、三產突破發展”的思路,分類制定了實現產業增收的具體措施,確立了產業扶貧的重點領域,突出強基固本、強化輻射帶動、注重打造特色,積極加快推進產業扶貧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帶貧減貧驅動作用,不斷提升產業扶貧帶貧減貧成效。■克州在產業扶貧方面始終緊抓龍頭帶動,不斷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建立完善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利益同享、風險共擔,推進扶貧龍頭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的有效對接。

□製圖/新疆日報視覺中心 陳 瀟

5月10日,工作人員在阿克陶縣絲路佳苑易地搬遷安置點禾邦牧業養殖基地巡查牛圈。該公司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發展牛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本報全媒體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克州在產業扶貧方面始終緊抓龍頭帶動,不斷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建立完善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利益同享、風險共擔,推進扶貧龍頭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的有效對接。

■只有讓貧困戶憑藉一技之長,找到穩定的就業崗位,讓產業扶貧之花遍地開,增強當地的扶貧驅動力,才能帶動貧困戶脫貧和村民增收,最終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產業是實現脫貧之策,近年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產業。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圍繞克州產業如何鞏固脫貧成果等,記者專訪了克州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衛民。

記者:克州產業扶貧的難點是什麼?圍繞難點你們做了哪些工作?

劉衛民:克州脫貧攻堅最大的難點就是“邊”“少”“窮”。克州地處祖國的最西端,邊境線長1133.7公里,所轄縣(市)均爲邊境縣;山地面積佔92.4%,耕地面積少,人均耕地僅1.48畝;克州集整體貧困地區、特困山區、邊境地區於一體,所轄縣(市)均爲國定貧困縣,其中阿圖什市、阿克陶縣爲深度貧困縣,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規模56338戶250962人,36個鄉鎮有28個爲深度貧困鄉鎮,265個行政村有214個爲貧困村。

受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克州產業發展基礎較弱,體量較小;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素質等因素制約,農業發展整體競爭力和抗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產業發展的集約化程度不高,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的能力不足,帶貧益貧的成效不明顯。貧困地區羣衆文化素質較低、缺乏一技之長,穩定就業、持續增收難度較大。

產業發展是增收根本。近年來,克州不斷加快推進產業扶貧發展,大力實施產業脫貧精準脫貧舉措,重點圍繞“一產提質增效、二產擴面延伸、三產突破發展”的思路,分類制定了實現產業增收的具體措施,確立了產業扶貧的重點領域,突出強基固本、強化輻射帶動、注重打造特色,積極加快推進產業扶貧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帶貧減貧驅動作用,不斷提升產業扶貧帶貧減貧成效。

記者: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克州扶貧工作的計劃是什麼?要完成哪些任務?

劉衛民:截至去年底,克州的貧困發生率已由原先的53.21%降至2.82%。今年克州將全力解決剩餘11677名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剩餘3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阿克陶縣實現“摘帽”。同時還要抓好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八個不變”要求,保持政策總體穩定,做到精力不散、重心不偏、政策不變、力度不減,並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今年克州將繼續大力推進產業、就業扶貧等工作,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統籌各方力量,完善帶貧益貧機制,計劃投資10.16億元,實施產業增收項目211個,切實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農戶積極參與的農副產品加工項目,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着力構建產、加、銷一體的全產業鏈。引導羣衆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增收,努力實現貧困戶“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築牢根基,促進貧困羣衆穩步增收。

同時,克州還將堅持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繼續發展紡織服裝和電子產品組裝業,以工業園區、小微(服裝服飾)產業園區及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爲依託,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和“短平快”項目發展;大力發展特色民族手工業,支持和引導民間手工藝人、創業致富帶頭人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民族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加快推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手工業發展。

記者:如何進一步激發傳統產業優勢,提高脫貧攻堅質量?

劉衛民:爲進一步夯實脫貧增收基礎,克州不斷推動一產提質增效,針對人均耕地面積少的問題,大力實施提質增效工程,重點採取貧困村良種工程、科技支撐、加大投入三大措施,全面提升糧棉種植水平和質量效益,實現設施農業產業增收增效。鼓勵各個縣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業,如今阿圖什市的無花果和木納格葡萄、阿克陶縣的巴仁杏、阿合奇縣的大果沙棘等都已經成爲貧困戶脫貧增收的“致富果”,下一步克州將繼續積極優化調整新型果業結構,穩步發展核桃、紅棗、新梅等新型林果業,爲羣衆增收拓寬渠道,推動產業持續發力。

作爲傳統畜牧區,克州也在加大力度推進畜牧業改造提升工作,根據海拔不同,因地施策,引導貧困戶更新改良養殖品種。在高原山區貧困村實施“小畜換大畜”戰略,大力支持發展犛牛等特色養殖;淺山區和農牧結合區貧困村實施良種工程,大力發展馬、駱駝、新疆褐牛、柯爾克孜羊以及禽類養殖;農區貧困村推進現代養殖模式,大力發展肉奶兼用新疆褐牛、柯爾克孜羊及改良羊以及禽類養殖。

記者:克州是如何保證扶貧產業“落地生效”的?如何提升產業的帶動能力?

劉衛民:提升產業的帶動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推動全產業鏈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體系,從生產源頭、田間管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爲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構建產業支撐。

克州在產業扶貧方面始終緊抓龍頭帶動,不斷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建立完善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利益同享、風險共擔,推進扶貧龍頭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的有效對接。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堅持龍頭企業建設與產業基地建設有機結合,把產業扶貧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讓貧困農戶變單打獨鬥爲抱團發展,給他們提供精準脫貧多種選擇,通過土地流轉、土地託管、提供就業、入股分紅、畜禽託養、臨時用工等方式,建立貧困戶脫貧幫扶長效機制,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調動農民自身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脫貧攻堅真正成爲貧困戶自主自覺的共同行動。

除了推動紫金鋅業、金之源、國利華等企業快速發展,切實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促進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去年,克州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南疆行”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活動,引進泰昆集團公司、禾邦牧業等企業落戶克州,實施36個勞動密集型項目帶動就業;新建16個村辦工廠(扶貧車間),使離不開家的羣衆尤其是農村婦女“出家門、進廠門”,就地就近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只有讓貧困戶憑藉一技之長,找到穩定的就業崗位,讓產業扶貧之花遍地開,增強當地的扶貧驅動力,才能帶動貧困戶脫貧和村民增收,最終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