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淺弋道歷史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在這片有5000年曆史沉澱的華夏熱土上,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封建時期的中國物質匱乏、科技落後,想要追溯幾千年前的歷史,除了參考相關史料,還要通過現場考察來加以佐證。
華夏文明的起源由來已久,《尚書·周書·武成》曾有記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作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帶有華夏文明的地區便顯得彌足珍貴。
甘肅有這麼一個縣,人口不多、面積不大、位置偏僻, 這個縣城位於甘肅省天水市,論地理位置,遠不如中原地區四通八達,論人口面積,也落後於很多朝代。
它爲何被稱爲“華夏第一縣”?這個“華夏第一縣”又有着怎樣的特徵?
甘谷縣,位於渭河的上游、天水市的西北部,是秦朝地區在此設立的第一縣,距今已經有2700年的悠久歷史。之所以能夠被稱爲“華夏第一縣”,和秦朝的開疆拓土密不可分。
這片只有1572.6平方千米的熱土上培養了衆多才華橫溢、卓越貢獻之人,被人稱爲“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風水寶地。
這個被稱爲華夏第一縣的甘谷縣,總人口僅有63萬,回顧它的成長史,它先後出現過衆多文臣武將、人文始祖。
比如傳承文明的人文始祖伏羲、足智多謀的蜀漢大將軍姜維、七十二賢人之一的石作蜀等名揚內外之人,他們個個才高八斗。
男子事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女子也不甘示弱,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著名女政治家尹夫人,憑藉一人之力促進了西涼的發展、維護了西涼的國運,是不得多的傑出女皇后、女政治家。
這塊“巴掌大”的地區竟然培養了如此多的人才,很多人的無意貢獻都爲後世華夏文明的傳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他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在這片土地上播種收穫,爲華夏文明的進步添磚加瓦。所以在甘谷縣的歷史沉澱中,這批名人志士功不可沒!
甘谷縣的前身乃是冀縣,《史記·秦本紀》曾有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十一年,初縣杜、鄭。”能夠成爲第一縣,得益於秦朝統治者秦武公的青睞。
秦武公當任期間,曾率領驍勇善戰的秦軍征服了冀戎、義渠戎、翟貘等戎族部落。此地位置偏僻、民風彪悍,秦武公爲了加強管理、便於統治,公元前668年,秦武公經過深思熟慮,便在此設立縣治。
雖然當時的郡縣制尚未成熟完善,但它作爲歷史長河中的第一個縣就顯得與衆不同、獨具一格,秦武公日理萬機、堅持征戰,他使秦朝的版圖一再向北方延伸,郡縣制作爲小規模且精細的劃分,甘谷縣成爲了郡縣制的第一試點。
爲了加強皇權鞏固統治,秦武公以及後人對郡縣制不斷地創新完善,郡縣制在後期的演變中初具規模,所以,甘谷縣被稱爲“華夏第一縣”並不足爲奇。
以上是人文、政治原因,除此之外,還有文化因素,甘谷縣是國家著名旅遊景區,像伏羲廟、甘谷大佛、天龍寺、大象山等具有象徵意義的古建築.
像甘谷刺繡、甘谷脊獸、甘谷大蔥等美味且傳統的甘谷飲食;這些流傳至今的人文風情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這些曾是考古隊研究先秦時期歷史的重要參考依據,它爲研究幾千年前的人類文化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有人說甘谷縣配不上“華夏第一縣”的稱號,它只是擁有最悠久的文化,卻沒有一定的典型文化,把它稱爲第一縣,只是當地人爲了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冠上的一個噱頭罷了。
也有人說這個甘谷的魅力碾壓許多市區,在這裏會有與衆不同的古風感受,之所以成爲第一,就是因爲它爲後世創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文化價值。一個地區的魅力不在於大小,而在於精湛,對此你怎麼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