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桂系的白崇禧素有“小诸葛”之称,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和国民党军总参谋长的顾祝同决定向蒋介石推荐白崇禧统一指挥两大“剿总”所辖部队。战役期间,白崇禧不仅拒绝统一指挥中原地区的部队,在武汉静观国共两党在淮海地区决战,而且极力制约蒋介石从华中地区调兵增援淮海战场。

大家都知道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军在东北的败局已定,而国共双方在中原地区的决战已经迫在眉睫。当时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分别由徐州“剿总”的刘峙和华中“剿总”的白崇禧指挥,互相协同很困难。刘峙虽然是忠于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但昏庸无能,难当大任。而桂系的白崇禧素有“小诸葛”之称,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和国民党军总参谋长的顾祝同决定向蒋介石推荐白崇禧统一指挥两大“剿总”所辖部队。


当时,由时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向蒋介石请示,是否可以让白崇禧暂时统一指挥两大“剿总”的部队,蒋介石当即表示同意。此后,白崇禧到南京国防部开会,满口答应统一指挥,但次日又突然变卦。坊间传闻是当天晚上白崇禧和李宗仁交换了意见。他们认为蒋介石无非是想利用桂系的军队阻止解放军进攻,维持其统治,这与桂系一直想取蒋介石而代之的夙愿是相违背的。而且当时淮海战场的态势对国民党军极为不利,一旦国民党会战失败,白崇禧就要背锅负责。因此白崇禧决定在武汉静观风向,坐收渔翁之利。


在淮海战役前后,白崇禧还极力阻止蒋介石从华中地区调兵增援淮海战场。在战役第二阶段,从华中增援淮海战场的蒋介石的嫡系主力部队十二兵团在双堆集被围。而此时国民党军在其他地区已经无兵可调,蒋介石于是电令白崇禧调桂系的张淦兵团去解围,白崇禧坚决不同意。蒋介石无奈,只好电令他的嫡系将领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宋希濂,让其调所辖的驻鄂西的第二十军和第二十八军立即开赴武汉,候船东下。白崇禧在极力劝阻宋希濂无效的情况下,不让先到达汉口的二十八军走,后经顾祝同亲自打电话疏通才放行。当二十军到达汉口后,白崇禧又利用该部队多为四川人不愿意东调的情况,再次从中作梗。蒋介石于是亲自打电话给白崇禧,反复劝说,仍毫无结果。

而先调走的二十八军和二十军由于白崇禧的拖延,还没来得及参战,淮海战役就结束了。宋希濂兵团下辖的几个军是战斗力较强的,宋希濂本人也较为干练,指挥能力较强,如果他能指挥所部顺利到达淮海战场,将会给解放军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有可能部分地挽回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的失败。但正是由于白崇禧的百般刁难,最终促成了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的彻底失败。

总之,淮海战役前后围绕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决策的争斗,主要是在蒋介石和新桂系的白崇禧之间展开的,蒋、白之争严重影响了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的备战和指挥,促使了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的失利。战役期间,白崇禧不仅拒绝统一指挥中原地区的部队,在武汉静观国共两党在淮海地区决战,而且极力制约蒋介石从华中地区调兵增援淮海战场。白崇禧希望利用蒋介石嫡系部队在淮海战场的溃败来逼迫蒋介石下野,以便桂系的李宗仁能取而代之,坐收渔翁之利。最终的结果是保存实力见死不救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