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2.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8.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第十八課 《童年的水墨畫》 第一篇

溪邊

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蜒。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

1. 按課文內容填空。

2.用橫線畫出兒歌中一個比喻句。這句話把比作

3.用波浪線畫出兒歌中一個擬人句。

4.填寫象聲詞。( )一聲人影碎了。( )一聲門開了。( )一聲掉到地上。

5.兒歌前兩句描寫的山溪有、、等特點。

6. “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蜒”中的“立”換成“站”好不好?爲什麼?

7.解釋“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8.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改爲把字句和被字句)


江上

像剛下水的鴨羣,扇動翅膀拍水戲耍。 一雙雙小手撥動着浪花, 你撥我濺笑哈哈。

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銀牙。

1.第一句話運用了的修辭手法,把比作。

2.“水葫蘆”和“兩排銀牙”指

3.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林中

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鑽出泥土戴一頂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 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 只見松林裏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

1. 照樣子仿寫句子。

例:小蘑菇鑽出地面。小蘑菇鑽出地面戴上了一頂斗笠。

⑴松樹掛滿雨珠。

⑵星星閃爍。

⑶春風吹拂。

2. 一串串(ABB)

清清爽爽(AABB)

答案:

1.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2.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山溪 綠玉帶

2. 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 4.撲騰 吱呀 撲通 5.清澈 平靜 綠

6.不好。因爲釣竿太細,蜻蜓沒有腳,用“爪”附着在釣竿上,用“立”字更客觀、形象,準確。

7.人影倒映在碧綠的溪水中,也成綠色的了。8.溪水把人影染綠了。人影被溪水染綠了。

第二篇 1.比喻 孩子 鴨羣 2.水中的孩子 3.江上,一羣孩子在水中快樂地玩耍。

第三篇 1.松樹剛洗完澡一身清爽。 星星眨着眼睛一閃一閃的。 春風撫摸着大地。

2.一個個 一排排 一頂頂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輕輕鬆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