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英雄聯盟季中冠軍賽和洲際賽也無奈取消,英雄聯盟的愛好者們大呼可惜。

不過好消息是,在lpl、lck各大戰隊以及兩大賽區高層的撮合下,將會以線上賽的形式舉行一場中韓季中盃賽,來自兩個賽區的8支2020年春季賽四強隊伍將進行一場精彩的較量。

LPL的四支參賽隊伍分別爲jdg、tes、fpx和ig,已經沒有了昔日“御三家”rng、edg和we的身影,這不禁令人唏噓嘆惋,畢竟這三支隊伍也曾在季中冠軍賽以及洲際賽上爲lpl賽區贏得諸多榮耀。

說起“御三家”這個說法,它本意是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將軍家族和三個與其關係最親密的封建領主家族,現在多用於指在某個領域內影響力最大的三個人物或勢力。

也因此,在一些領域有關御三家的說法,是具有很大爭議的,比如說新能源市場的造車新勢力們。

2020年初,美團創始人王興在接受採訪時對汽車市場的生存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造車新勢力最終活下來的會是理想、蔚來和小鵬。

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自然是不服氣的,發微博表示要和王興打個賭,賭威馬一定會是Top3之一,由此也拉開了一場關於造車新勢力“御三家”的爭奪戰。

關於造車新勢力的Top3,其中兩家是蔚來和小鵬似乎並沒有什麼疑問,只是對於第三家是威馬還是理想頗有爭議。

4月末,李想發微博表示,如果中國上百家造車新勢力如果最後只能活下來三家,他肯定會努力成爲其中的一家,其它兩家他希望會是蔚來和小鵬。

在這之後,沈暉則在採訪的時候表示,我覺得交付量沒有達到一萬臺,是沒有資格講什麼新勢力生存之類的,在他看來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剩下的會是威馬、蔚來和小鵬。

原因在於,首先車要跑在路上,其次,純電動車市場是主流市場,已被歐美市場所證明,中國市場最厲害的是應用方面創新,把混動車做到世界第一的可能性不大。

沈暉這番話針對的,很明顯便是理想汽車,而且精準的抓到了理想汽車的弱點所在。

一方面,從體量上來講,威馬汽車在2019年便累計交付16876輛EX5車型,位於造車新勢力的第二位,加上年後四個月的銷量,威馬EX5累計銷量達21031輛。

反觀理想汽車,自去年12月開始交付理想ONE,截止到4月底,累計交付新車不過6500輛。

“交付量沒有達到一萬臺,沒有資格講什麼新勢力生存之類的”,沈暉這番話,着實有些狠。

另一方面,針對的是理想ONE增程電動車的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想汽車最近的交付活動中,李想將理想ONE的增程式叫法就此拋棄,直接稱之爲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如沈暉所言,純電動車市場纔是主流市場,插電式混動車型更多的還是起到過渡的作用,想要憑藉混動車型做大做強,其難度無疑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考慮插電式混動車型的屬性,理想ONE也很難與市場中的一些插混車型爭奪市場。

除了以上兩方面之外,威馬與理想這兩家車企的產品規劃,也值得拿出來比較一番。

威馬汽車除了EX5和EX6 Plus兩款SUV車型外,它還於最近亮相了基於全新原生純電轎車平臺打造的Maven量產概念車,這是一款智能純電動轎車,屆時爲將實現純電SUV與轎車齊頭並進的局面,展現出了它擁抱新能源未來的決心。

反觀理想汽車,在這方面是令人迷惑的。李想表示,未來三年,他們只做理想ONE一款車,基於智能、基於OTA,它還有很高的優化空間。

近日,理想ONE先後出現剎車失靈與起火冒煙的問題,理想汽車深陷輿論漩渦,從這一點來講,理想ONE的確擁有很高的優化空間。

眼下,理想汽車亟需解決的是理想ONE剎車失靈以及起火冒煙的原因,而不是含糊其辭的想用”冒煙“來一筆帶過。

新能源安全性事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而理想ONE又是理想汽車未來三年唯一的一款車型,如若不能夠打消消費者疑慮,恐怕理想ONE的銷量和口碑都會遭受極大的影響。

此外,未來的汽車市場,將會是新能源+智能化的天下,理想汽車打算基於智能、OTA升級來打造具有吸引力產品,爲用戶提供更好的駕乘體驗。

但是在智能化的打造方面,威馬汽車同樣出色。其在Maven概念車上展示了living Engine全車交互系統,具備情緒感知和基於大數據感知的主動服務,可通過攝像頭與麥克風感知駕駛員狀態,爲駕駛員提供安撫,提神,解悶等功能。

也就是說在未來,理想汽車很難通過智能化來與威馬汽車拉開區隔,最終比拼的還是產品,但是插電式混動車型如何與純電車型爭奪新能源未來呢?

還值得一提的是,造車是一項燒錢的買賣,而造車新勢力暫時沒有盈利能力,企業的生存依賴於融資,因此足夠的資金便顯得異常重要。

截止到目前,相關數據顯示,威馬汽車累計完成融資230億元,並且正在策劃新一輪爲10億美元的融資。

而理想汽車累計公開融資額約111億人民幣,與威馬汽車相差甚遠,或許這也是爲何它未規劃另一款產品的重要原因。有消息稱理想汽車將赴美IPO,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不過李想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表態。

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情況變得複雜,資本在投資造車新勢力的時候也逐漸變得謹慎,更加看重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而理想汽車最近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多達19位股東退出,註冊資本由7.25億元減少至約4.33億元,減少2.92億元,降幅約爲40.2%,這或許透露出一種對理想汽車不好的信號。

眼下的新能源市場仍處於寒冬之中,只有資金足夠充實才能夠底氣熬過這場寒冬,而威馬汽車顯然更具擁抱未來的實力。

新能源汽車市場是殘酷的,從開始的上百家到如今僅有十幾家完成交付,造車新勢力極爲命途多舛,但是殘酷的淘汰並不會就此結束,只有位於頭部的車企才能夠從新能源市場脫穎而出,這也是爲何威馬與理想會因爲Top3的名頭爭論不休。

或許關於造車新勢力“御三家”的爭論還會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亦或是最終雙方都得以從中脫穎而出,但是在威馬與理想二者的競爭中,佈局更早、體量更大、產品更多的威馬無疑已經領先了一個身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