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315期)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两样品质,一直是被置于最高位置:

一是忠,一是孝。

忠孝,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

之所以忠孝能够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原因也有两点:

一是皇帝制度的政治需要,忠诚是皇帝衡量为自己服务的官员的首要标准,因为只有忠诚的官僚队伍,才能确保皇帝宝座的安稳;

二是儒家伦理文化的熏陶,使得孝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要求,或者说孝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的首要品质。

当帝国认可和推崇、社会积极维护和遵守这个伦理标准之后,原本属于伦理范畴的孝,就不再单纯是社会伦理问题了。反过来说,也就是——不孝不再是道德问题,而是严肃的法律问题了,这样以来,性质就变了,或者说升级了,当然问题性质的改变直接决定了处理方式的改变,比如著名的前秦皇帝苻坚就曾因此将一男一女以车裂之刑处死。

那么这一男一女到底有什么不孝之举?是否真的该被处死?尤其以酷刑车裂之刑处死呢?下面分别来看一下他们的案情。

其一:先说被处死之男。

在前秦建元三年,即公元367年。前秦之地,有一个男子为了花天酒地,因自己手头紧张,没有钱财,就趁着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把老娘的压箱底养老钱全部偷走,然后逃到很远的地方逍遥快活。

结果,老娘不知道钱财为谁所盗,所以就向官府报案,官府立案之后,开始侦查,最后通过各种线索,最终把偷窃钱财的罪犯捉捕归案,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窃贼和失主竟然是亲生母子关系。

这时候就出现一个情况,是以道德论处呢,还是以法律论处。若以道德来论断的话,儿子偷了母亲的钱财,只能说这个儿子大逆不道、尽行不孝之事,是要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的。

但是问题在于,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报官。一旦官府介入,这就不再单纯是道德问题了。不过古代常以德立国,若审理的官员从道德层面介入进行处理的话,也大约可以说得过去。可是当时前秦负责审理的官员,并未以道德来论,而是以前秦的律法来处理,即偷窃罪来论处,判决的结果是流放边地。

按说偷窃财物被流放边地,这个惩罚结果其实是蛮重的了。可是这个案子报上去,被前秦皇帝苻坚的老妈,也就是老太后苟氏知道后,非常恼火。老太后生气地说:

“难道我国是无父无母之国吗?法律罪款三千条,恐没有哪条比不孝更严重了。为何流放?应该将此不孝之孽子于街市处死,以儆效尤,不再行不孝之事。”

其实老太后气恼,是情有可原的,盖因她也是做父母的,身为父母者,最心寒最痛恨的事莫过于子女不孝。所以,她才发出了这样的论断。问题是一般父母如此论说,也不过是发一通感慨,但老太后身份尊贵,说出的话,皇帝都要三思。

苻坚自然认为母后言之有理,遂遵照执行,令人将这个偷窃母亲财物的不孝之子押到闹市,以最残酷的车裂之刑处死。

苻坚如此处理,一是孝顺之表现,二是希望整饬风化。于公于私,都有其极大的政治作用。

其二:再说被处死之女。

无独有偶,与上面的子盗母财案子发生的同一年,在池阳之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泾阳西北地区,有一个男子,娶了一个恶妇做老婆。恶妇嫌弃婆婆,就教唆丈夫害死自己的母亲。结果这个男子不但怕老婆,还是一个窝囊废,竟然听从了恶妇老婆的教唆,打算害死自己的母亲。恶妇老婆给他制定了一个丧尽天良的计划,他就遵照执行。

这天一早,男子起来收拾牛车,照顾母亲吃了饭之后,就把母亲搀扶上牛车。母亲问去哪里,他说去走亲戚。于是,母子二人就出发了。

可是牛车并未朝亲戚家走,而是走向了深山老林之中,一直走到一片深谷无人之地后,男子把牛车停住了。他让母亲下车,老母亲见此处乃荒无人烟之地,遂问:

“这是何处呢儿子?这好像不是去亲戚家的路吧。”

其子丑恶嘴脸暴露,如同恶魔缠身,厉声说:

“快下来吧,哪里那么多话。”

老母亲下了车后,其子从身上抽出利刃,他要按照恶妇老婆的要求,在这里杀了老娘。可是他的恶妇老婆担心丈夫不能决心杀死婆婆,所以还提出了一个额外要求,那就是要带回婆婆的贴身之衣作为证据。

可是他此刻虽有豺狼之心,但也不好行如此悖逆之事,所以在杀目前前,他背过身,要求母亲自己取下里衣一件。老母听闻之后,泪如雨下,跪地朝天大哭:

“我生养你,今天你竟如此待我,杀我就杀,竟还听信夫人之言羞辱为娘。你的良心哪……”

老太太的话尚未说完,忽然一声雷鸣滚过,只见儿子竟用手中的利刃一下砍在自己的脖子上,倒下山崖死了。

老太太见儿子已经死了,就乘着牛车返回家中。

恶妇以为丈夫归来,迎出来时,结果看到的是婆婆。

老太太知道恶妇心毒,乃呼喊邻舍,众人纷纷涌出,将恶妇捆绑起来,押送到官府。

官府的官员审罢此案,觉得案情惊人,遂上报朝廷。

苻坚闻听此事,大为惊骇,立即下旨,令人将此不孝之恶妇以车裂之刑公开处死。

据说,此恶妇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史记载的唯一被车裂之刑处决的女性。

结语:自古,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的两道标杆。尤其在中国古代,某些时候,道德的舆论力量甚至大于法律的威慑。但道德的作用毕竟不能代替法律,因此一个人一旦超越了道德的最底限度的时候,单纯用道德谴责是不够的,而需要用法律的手段来处理。比如以上两个例子,表面上看是不孝之举,但在这种不孝中,已经掺和进了犯罪的行径,所以苻坚采用法律手段处决,是符合逻辑的,无非是处决的方式或刑罚过于严酷了一些。(文/说历史的女人·案先生)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全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