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333期)

从1943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二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展开了全面反攻。在著名的瓜岛战役之后,美军进行了著名的吉尔伯特群岛战役。

吉尔伯特群岛原为英国殖民地,位于马绍尔群岛东南、所罗门群岛东北,正处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中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由十六个珊瑚岛礁组成,这些岛礁珊瑚砂质的地质,几乎每个岛屿都适宜建设机场。日军于1941年占领了该群岛,在岛上修筑了坚固的防御。美国要进行太平洋战争的下一步棋,必须拿下它。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包括三个登陆战役,即塔拉瓦岛登陆战、马金岛登陆战和阿贝马马岛登陆战。本号上期(1331期)专文介绍了塔拉瓦岛登陆战,那场战役美军尽管打得很艰难,但十分壮烈;而跟塔拉瓦战役同时进行的则是另一场马金岛登陆战,此役美军兴师动众,装备精良,而且有航母助阵,兵力是日军的9倍,虽然最后也取得了胜利,但为何表现如此拙劣?为何赢得那么“难看”?本期分解。

(一)战争背景及美日双方的准备和兵力

美军高层是在1943年 9月27日正式下达命令,锁定了以塔拉瓦岛、马金岛和阿贝马马岛做为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目标的。

马金岛位于吉尔伯特群岛最北端,由十个岛礁组成,其中最大的岛礁是布塔里塔里岛。该岛形状就像一个长柄铁锤,锤头部分长约5.6公里,锤柄部分长约17.7公里,锤柄处筑有东西两道横穿岛礁的防坦克暗壕,把锤柄分割为三部分,其中夹在防坦克暗壕中间的地段,是日军防御工事集中的主要地区。

日军在马金岛上建有宽30米、长75米的水上飞机滑行道,作为水上飞机基地,还建有码头等舰船停泊设施。

同塔拉瓦岛一样,马金岛也是日军第4舰队第3巡防区司令柴崎惠次少将,组织修建的防御工事,但跟塔拉瓦岛的固若金汤的阵地不同的是,马金岛的防御相对薄弱,不像塔拉瓦岛那样,有4600名英勇善战的守军,马金岛的守军总共才690人,其中工程兵部队340人,航空地勤人员110人,战斗部队仅240人;配备有81毫米口径火炮6门、75毫米口径高射炮3门、37毫米野炮6门。

同样,从1943年9月开始,美军就开始了为登陆作战的准备。其第50特混编队第1大队,在岸基航空轰炸机协同下,也对马金岛进行了空袭,迫使日军只在马金岛留下4架水上飞机,将其余飞机全部撤走。

另一方面,日军由于在之前的瓜岛等战役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惨重损失,将其航母部队撤回本土以补充飞机和飞行员,这样,日军的水面舰队失去了航母部队的空中掩护,使之失去了海空支援,这更有利于美军作战。总之,相对于塔拉瓦岛,日军在马金岛的防御劣势非常明显。

美军虽然知道马金岛不是日军的防守重点,其防御比起塔拉瓦岛薄弱多了,但他们对在该岛的登陆作战还是比较重视,由第5两栖部队司令特纳将军亲自指挥战斗,主要是考虑到马金岛距离马绍尔群岛最近,距米利岛仅350公里,距贾卢伊特岛也只有460公里。特纳将军担心这两个岛屿上的日军航空兵会前来袭击,所以,他要求部队速战速决,争取一天结束战斗。

美军登陆作战的军队是,步兵第27师的第165团和第105团的一个营,共约6400人,相当于日军兵力的9被,占绝对优势。尽管如此,特纳仍不相信陆军的战斗力,又调来陆战2师的一个团作为预备队。不过师长史密斯将军则一心想把仗打好,为陆军争光。

1943年11月初,美军参战的地面部队第27步兵师在夏威夷和新赫里布底进行了临战前的登陆演习。11月10日至13日,登陆编队向吉尔伯特群岛进发。同时,第57特混编队的岸基航空兵部队,对吉尔伯特群岛日军机场进行了连续七天的空袭,以压制日军航空兵力,保障登陆编队的航渡安全。

1944年11月18日,美军第50特混编队的四个大队陆续到达吉尔伯特群岛附近海域,其中第2大队在马金岛附近展开,负责夺取马金岛地区的制空权。可以说,美军的势力雄厚的空军和海军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极大的援助,扫清了前进的障碍,就看这只陆军登陆部队的能力了。

(二)艰难的美军登陆战

1943年11月20日凌晨,美军的登陆部队到达马金岛附近海域。5时40分,舰炮火力支援大队的战列舰开始弹射校射飞机。6时40分,由4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舰炮火力支援大队,开始对日军实施舰炮火力攻击。

猛烈的炮击一直持续到8时24分,马金岛完全被硝烟和烈火包围,日军没有任何还击。但美军却发生了一件意外,其“密西西比”号战列舰的主炮塔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43人丧生,19人受伤。美国人简直出师不利。

8时13分,由32辆登陆专用的两栖车组成的第一波登陆部队全速开动,沿着扫雷艇布设的浮标,向海滩急进。同时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对海滩上的日军阵地开始进行猛烈的低空扫射,以掩护登陆部队抢滩。8时32分,第一波登陆部队到达马金岛西海岸代号“红滩”的登陆滩头,航母舰载机随即停止了对海滩的扫射,转而攻击日军的防御工事。

不久,美军的第二、第三波登陆部队相继到达,依次登陆,还有两辆坦克随之上岸,为步兵提供支援。27师的炮兵也在西海岸南部的乌基安冈角登陆,随即为部队提供炮火支援。日军在西海岸防御非常薄弱,至10时许美军已完全控制了登陆场。实际上,这是美军的佯攻,目的就在于将日军从主要防御地区吸引过来。

10时许,美军的1艘扫雷舰、1艘坦克登陆舰、1艘船坞登陆舰和1艘登陆兵运输舰,在2艘驱逐舰的掩护下,驶入礁湖,准备在布塔里塔里岛的北侧,即礁湖的内侧登陆。美军在2艘驱逐舰的火力掩护下,在礁湖水域完成了换乘,以两栖车为第一波,装有坦克的机械化登陆艇为第二波,人员车辆登陆艇为第三波,在舰炮和舰载机火力支援下,先后向海滩冲去。

当登陆部队接近海滩时,遭到日军轻武器的密集射击,但美军在其舰炮和舰载机的支援轰击下,很快压制住了日军的火力。10时45分,第一波部队顺利抢滩上陆,但第二、第三波都因为登陆工具原因,无法通过遍布珊瑚的浅水区,所运载的部队只好在距离海滩270米处下船,在齐腰的海水中涉水上岸。登陆部队虽遭到了日军的抵抗,但美军伤亡并不大,仅1人阵亡。

美军本来预计,一旦西海岸佯攻开始,日军必会调动主力前去迎击,这样就可与随后在北海岸登陆的主攻部队,形成夹击之势,消灭离开防御工事的日军主力。不料日军不为所动,其主力龟缩在两道防坦克暗壕之间的防御地带,基本没有出击,致使美军的如意打算落空。但美军在两个方向的登陆均告成功,仍可以迅速向纵深推进,分割日军防御,尽快占领全岛。

这时候问题出来了。美军参战的陆军部队习惯于在炮火掩护下推进,一遇到日军的阻击,有时甚至只是几个日军的狙击手,他们就停止不前,要等待炮火将阻击的日军消灭后再前进。

日军在岛上建有大量的机枪火力点,美军的推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而且由于舰炮火力的精度不高,无法有效摧毁日军的地下掩体,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坦克,但坦克手却不愿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指挥。步兵165团的团长只好亲自前去和坦克兵商量。然不幸的是,他走在半途被日军的狙击手击毙。这是美军在地面战斗中阵亡的最高军衔的军官。美军地面部队失去了指挥,更是难以前进。

天黑前,除了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美军其余的军舰都退出了礁湖。整个夜晚,岛上的美军不断遭受日军的骚扰袭击,士兵们惊恐不安,彻夜不得安宁。

美军的第一天战斗十分不顺,特纳将军的一天之内速战速决的计划宣告破产。11月21日,美军的战斗依然没有起色。空中支援由于敌我双方战线混杂,难以有效实施,有一次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投下的炸弹还落在美军头上,造成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这样美军的推进就更为缓慢。后来军长史霍兰·史密斯少将来到27师师部,亲自督战,也无济于事。

11月22日,战斗到了第三天,美军战局才有好转。美军步步进逼,所占领的地区逐渐扩大。入夜后,日军发动了最后的大规模冲锋,他们先点燃爆竹,以吸引美军注意,再驱赶当地的土著人在前充当“挡箭牌”,冲向美军的战线。但是毕竟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在混战中,日军阵亡50余人,美军终于粉碎了日军的反击。这也是日军最后一次有组织的反击。

11月23日13时,27师师长史密斯少将宣布美军占领马金岛。

(三)马金岛附近海域美军的失利

不要高兴的过早。就在美军别别扭扭艰难拿下马金岛的第二天,美军的海军却遭遇了不小的失利。

11月24日凌晨,在马金岛西南海域的美军护航航母大队,编成为3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和1艘扫雷舰。旗舰“利斯科姆湾”号护航航母雷达发现北面海域出现一不明目标,大队司令马林尼克斯少将便命令1艘驱逐舰前去查看。这一不明目标正是日军的“伊—175”号潜艇。

5时许,当美军编队进行右转时,正好给日军“伊—175”号潜艇提供了鱼雷攻击的绝佳机会。5时13分,日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利斯科姆湾”号护航航母弹药舱,随即引发了剧烈爆炸;爆炸又引燃了舰上的航空汽油,航母上顿时大火冲天。5时35分,“利斯科姆湾”号护航航母舰体折断而沉没,包括马林尼克斯少将在内的650人全部葬身太平洋。

(四)美军的马金岛战役为何胜得那么难看?

在马金岛登陆战中,美军地面部队阵亡64人,伤152人,尽管伤亡不大,但要知道,美军军的兵力占绝对优势,在没有遇到日军激烈抵抗的情况下,依然打了三天才拿下战斗。

还有,美军的海军在马金岛海域,“科利斯姆湾”号护航航母被日军潜艇击沉,造成 650名舰员阵亡;以及之前战斗刚开始时的“密西西比”号战列舰炮塔意外爆炸所导致的伤亡,美军的阵亡总数高达死757人,伤171人,超过了日军。而日军在马金岛守军阵亡仅585人,被俘105人,而且被俘人员中有104人朝鲜籍的工程兵,只有1人是战斗部队。

如此看来,美军在马金岛战役的胜利可谓胜之不武,或者只能用“难看”二字来形容。

美军为何胜得那么难看呢?其表现为何如此拙劣?主要原因是指挥不力,战术失当,整个作战拖泥带水。其参战的第27师长期担任守备,这是首次参加实战,该师习惯在炮火掩护下逐步推进,一旦遭遇阻击就停止不前,因此美军的兵力虽具有绝对优势,却没有一举将日军消灭;反而是畏手畏脚,坐失良机,足足花了三天才将日军防守薄弱的马金岛占领。这与美军同时进行的塔拉瓦岛登陆战相比,同英勇的海军陆战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然而,不管怎么说,马金岛战役还是胜利了,这为美军下一步的马绍尔群岛战役打好了基础。

(文/戈盾)

参考资料:《一战、二战战史》《太平洋战争之马绍尔群岛战役》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