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轼是幸运的。苏轼的原配是王弗。

#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
北宋的大才子苏东坡一生虽然都在贬谪的路上,仕途可谓荆棘丛生,有次还差点丢了性命。但是,幸好,他的一生相继有三个爱他的女人相伴左右,照顾他宽慰他。很难想象,如果苏轼单身一人,将怎样度过遭贬的艰难生活。
自古才子俱多情,何况是诗词书画俱有成就的苏轼。苏轼是幸运的。陪伴他一生的三个伴侣,他都倾注了热烈的感情,而这三个女人,同样视苏轼为生命。
苏轼的原配是王弗。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礼。身为进士之女,却未曾炫耀自己读过书。每当苏轼读书时,她都陪伴左右,终日不去。遇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他别的书的内容,她都说略微知道。可见王弗的谦虚低调,即使面对最亲密的爱人,她也保持知性女子的淡雅从不张扬。
王弗还善于察人。苏轼在京期间,每每家里来拜访的客人,王弗都躲在屏风后面听苏轼他们的谈话,然后根据谈话的内容和语气,指出某人性格如何,哪人可交哪人不可交,竟然十分准确。由此,苏轼很依赖她。
王弗和苏轼的关系,属于那种既有乍见之欢,又久处不厌的关系。王弗似一坛老酒,愈久弥香,年代越久,越能发现她身上散发的那种知性的魅力。而且王弗性格安静,如此富有才学又深藏不露安静平和的女子,苏轼怎么会不喜欢呢?
和苏轼琴瑟和鸣十一年后,王弗病逝,年仅27,留下了年仅6岁的儿子苏迈。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又十年后,苏轼被贬山东密州。一天夜里,苏轼想念王弗,特做了一首悼亡词以寄哀思,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那首《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妻子已经逝世十年了,这十年来,虽然后来有了王闰之的陪伴,但诗人还是时时思念王弗。词中的口吻像是和亡妻在互相对白:纵使相逢应不识,读来让人感到心酸。想必在苏轼心里,王弗从来就没有远去吧?只是分开太久了,怕彼此不相识了。词中满是苏轼对亡妻的哀悼之情,凄凉悲伤,可见苏轼对王弗感情笃深。
王润之是苏轼的继室。虽然她才学识人比不上王弗,但是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一生都在用心照顾苏轼,不离不弃,视苏轼和王弗的儿子如己出。王闰之还善于持家,在苏轼贬谪期间俸禄微薄,但是王润之仍然能在全家温饱之余能替苏轼招待客人,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生活的乐观和趣味。。可以说,在苏轼被贬黄州湖州等地期间,如果没有王闰之的陪伴和操持,苏轼孤身一人很难坚持下去。
王闰之嫁给苏轼期间,正是苏轼仕途坎坷不平的二十年。这期间,王闰之跟随苏轼从老家到京城,然后“身行万里半天下”, 默默无 闻地陪伴苏轼度过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历经坎坷 与繁华。王闰之伴随苏轼的时间最长, 而且是苏轼生活最为动荡时期的家庭主妇。无论繁华坎坷,王闰之都无怨无悔,始终伴随苏轼左右。苏轼也感恩王闰之的贤惠持家,死后和她葬在一处。
王朝云不但是苏轼的侍妾,更是他的知己。在苏轼的所有诗文中,写给王朝云的最多。而且王朝云对苏轼可谓忠心耿耿,患难与共。更是在苏轼被贬儋州时追随苏轼,陪伴苏轼度过了艰难的晚年生活。
朝云虽然只是苏轼的侍妾,但是却十分了解苏轼,所以被苏轼引为知己。绍圣年间,苏轼遭贬岭南,遣散侍妾,独朝云执意相随。一个人富贵的时候跟随的人多,但是落魄的时候还能有人跟随你,那这个人一定要加倍珍惜,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
朝云在惠州时,身染瘟疫,不治身亡。苏轼悲痛万分,朝云和苏轼坚贞相随,患难与共,怎能不让垂暮之年的苏轼感激涕零呢?
苏轼的三位妻子,都是苏轼极爱的人,苏轼也不惜笔墨对三人都不同的纪念文章。但是,如此深爱的三个女子,苏轼可是从来没有为这三人喝醉过。但是,他却为另外的一位女子喝得酩酊大醉,甚至不顾形象袒胸露乳,醉卧石上。这个女子就是琴操。
在苏轼任杭州知府时,认识了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妓琴操,从此就有了一段忘年情。琴操原系大家闺秀,从小聪明伶俐,琴棋书画诗词造诣都有一定的功底。13岁那年遭遇家庭变故沦为杭州歌妓,后为苏轼所赏识,被苏轼引为红颜知己。
后琴操虽已被苏轼赎身,但受到世俗和伦理的束缚,两个有情人终不能结为连理。
后来琴操看破红尘,削发为尼,前往玲玲山修行。琴操出家后,苏轼、黄庭坚还有佛印和尚经常来玲珑山找她品琴论诗。苏轼来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劝琴操回杭州府衙,但是遭到了琴操的拒绝。
苏轼于是一次次的喝醉,喝得酩酊大醉后就躺在玲珑山下的一块岩石上睡去,这块石头以后就叫“醉卧石”,是大才子苏东坡借酒消愁的地方。
据说玲珑山上还有苏轼的醉书“九折岩”三个字,当年琴操出家时就是从这里转身去了那幽暗之处,从此这个少女美好的年华就消磨在青灯古佛之中。不管是醉卧石,还是九折岩,都是苏轼为情所困借酒消愁所为。可见,苏轼对琴操既有深深的爱恋,又有不为世俗所容的苦恼,只好一次次的醉在那块卧石之上,让他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
一代大才子苏东坡,在宦海中几度沉浮,早已看透人生,但却没有冲破世俗枷锁,和心爱的人厮守,不禁让人唏嘘。
附诗一首:
读东坡琴操佳事偶作
东坡踏马玲珑山,
几度销魂醉卧岩。
西子湖畔风光好,
不见琴操亦何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