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杜總領事路與福煦將軍路十字路口陸續建成天津勸業場、天祥商場、泰康商場等商業設施,以及國民、惠中、交通三大飯店,渤海大樓、浙江興業銀行等衆多整齊美觀的西式建築,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業中心。杜總領事路(和平路)與福煦將軍路(濱江道)十字路口的浙江興業銀行、勸業場、交通飯店、惠中飯店被稱爲“四大金剛”。

原標題:說說天津衛——近代天津的四大飯店(上)

天津作爲北方最早的開放城市,加上地處首都門戶和瀕臨渤海的優越位置,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居於重要地位。由於天津是中國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所以在 19 世紀下半葉至 20 世紀上半葉,天津的各個領域幾乎是全方位地在中國近代化旅程上引領風氣之先,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形成了天津城市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這裏有着各種國內先進的設施,新鮮玩意兒也是應有盡有,服務業水平也是數一數二的。今天來說一說天津民國時期的四大飯店。這個飯店不同於一般的飯館,只是喫飯的地方,而是一個集住宿、餐飲於一體的公共活動空間。這四大飯店分別是利順德飯店、國民飯店、交通飯店和惠中飯店。

1886 年利順德大飯店開業,天津的酒店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隨後近四十幾年當中,各國商人、洋行買辦以及本國資本家紛紛以利順德大飯店爲參照物,建立了許多今天看來仍可以用“國際化”一詞來形容的酒店賓館。利順德大飯店是國內最老的國際性飯店之一,飯店名字取自孟子的格言“利順以德”。利順德大飯店接待過衆多的中外社會名人,孫中山先生北上途經天津在此下榻;蔡鍔將軍與梁啓超先生曾在此密商討伐袁世凱之大計;美國第 31 屆總統胡佛與海關稅務司德璀琳密謀騙取開平煤礦;張學良將軍與趙四小姐感人的愛情故事也曾在此演繹;末代皇帝溥儀以及北京政府的 5 任大總統、 22 任總理、 47 任督軍都曾居留於此。

國民大飯店建於1923年,近代若干歷史事件就發生在國民飯店。曾經轟動一時的“楊三姐告狀”來天津求助律師的事件,就發生在這裏。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妃文繡離家出走來到國民飯店,與“皇上”打起了離婚官司;著名愛國將領吉鴻昌在國民飯店38號房間遇刺後被捕罹難。

交通飯店、惠中飯店與坐落在法租界杜總領事路(和平路)與福煦將軍路(濱江道)十字路口。天津法租界始設於1860年英租界設立之後,東至海河,南沿寶土徒道(現在的營口道)與英租界相鄰,西至小埝(現在的新興路),北沿秋山道(現在的錦州道)和日租界毗鄰。法租界劃定後,即不斷向西南方向擴張,先是擴張至牆子河(今南京路),此後又越過牆子河擴張至老西開,並在老西開建立起天主堂、主教府、醫院和學校。

法租界與英租界的規劃理念完全不同,英租界強調寧靜、整潔,不允許建立商業區。法租界則相反,有意識開闢商業中心。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杜總領事路與福煦將軍路十字路口陸續建成天津勸業場、天祥商場、泰康商場等商業設施,以及國民、惠中、交通三大飯店,渤海大樓、浙江興業銀行等衆多整齊美觀的西式建築,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業中心。當時,天津的中外上流社會人士主要聚居在天津原英租界今五大道區域,而勸業場一帶則成爲他們進行消費、娛樂的區域。

杜總領事路(和平路)與福煦將軍路(濱江道)十字路口的浙江興業銀行、勸業場、交通飯店、惠中飯店被稱爲“四大金剛”。傳說中,當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的高星橋想開辦一座與洋人抗衡的大商場,卻不知應該選在什麼地方。於是他派人分別站在天津鬧市區的不同路口,每看見走過一個人,就在自己的口袋裏放入一顆黃豆。晚上,各個路口的人回來將黃豆倒出來一數,發現和平路與濱江道十字路口的人流量最多。於是,高星橋決定以重金購置地產,在這裏開設了勸業場。天津勸業場建成於1928年。大樓由法籍工程師穆勒設計,建築面積共2.1萬平方米,主體五層,轉角局部七層,爲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勸業場的開幕營業日選定在1928年12月12日,匾額由津門名寫家華世奎書寫。開業那天比過年還熱鬧,大官小官、普通百姓都來了,裏裏外外圍了好幾層。

交通飯店建成於1929年,也是高星橋與載振共同投資興建,法商永和工程司建造,穆勒設計。該飯店因爲坐落於法租界的繁華商業區,有多路電車在這裏設站,通往市區各處,交通十分便利,故取名交通飯店。大樓爲五層混合結構樓房,局部爲六層。主入口設在轉角部位,首層門窗均較爲寬大,一二層間外凸橫向線腳裝飾。二至四層爲小型方窗,五層爲拱券窗,五層窗外設疊挑托盤狀陽臺,鐵藝欄杆強調了建築上部的韻律感,用不到頂的疏密相間的附壁柱做豎向線條分隔,並與五層的大小拱窗結合形成大小相間的連列式柱券。

外檐爲水刷石斷塊牆面,窗間牆及壁柱間爲豎向抹灰線條,壁柱間間以甩疙瘩抹灰裝飾,平屋頂,檐部出挑,檐下裝飾葉片狀花飾,與拱券窗結合,類似伊斯蘭建築的鐘乳拱。轉角處屋頂設八角形單坡塔樓,拱券窗,大寶頂,窗上部以甩疙瘩抹灰飾面。一、二層爲商業鋪面、浴池、部分客房,三至五層均爲客房,同時飯店內設有中、西餐廳。

浙江興業銀行天津分行大樓修建於1922年,主體爲混合結構三層建築帶地下室。大樓平面爲倒三角形,外觀爲古典主義的三段論。銀行大樓入口處設在兩街交口,步入營業大廳的臺階並未設在樓外,而是爲營造進深的空間感而內收,形成了入口的門廳,六根多立克石柱立於門廳前。首層的交易大廳是銀行的核心部分,大廳平面呈圓形,周圍列十四根深色大理石圓柱,柱頭爲漢白玉柱頭,有中國古錢幣作爲裝飾圖案。檐口上方的平直山牆在中部突起,厚重的石板上刻着“浙江興業銀行”六個大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