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延續了本田i-MMD油電混動的特點,採用鋰電池組,電機驅動爲主,發動機爲輔,也是有三種工作模式,EV模式下:在起步及巡航時,電池向行駛電機供電驅動車輛。混合動力模式:在需要加速時,發動機驅動發電電機爲行駛電機提供電力驅動車輛。

本田1.5油電混動落地,先分配給廣本的凌派,日後再配發給其他國內本田系的A級車上,隔壁的豐田卡羅拉和雷凌雙擎這次算是棋逢對手。

在此之前,本田的2.0升i-MMD混動系統已經裝備在多款車上,在廣本的陣列裏,就有雅閣、奧德賽和皓影。據廣本的統計,2.0升油電混動版本的車型銷量就已超過了12萬臺。

這次的1.5L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中國首發,落地產品正是廣本的另一款轎車—凌派。爲什麼先給凌派?其實背後不難發現幾個重要信息。1.凌派只有1.0T三缸版本,消費者對三缸機的懷疑態度有目共睹。2.凌派的銷量非常大,截止目前,已經突破了84萬臺,在一款熱銷的A級車上率先鋪開,對日後整個本田在華A級產品的動力佈局是合情合理的,說白了,也是不能眼睜睜看着卡羅拉和雷凌雙擎的一枝獨秀。

重點來看看這款發動機,主體是基於繽智上的那臺1.5升,發動機最大功率80kW/6000rpm,最大扭矩134N·m/50000rpm,電機最大功率96kW,最大扭矩267N·m,系統綜合最大功率113 kW,綜合工況油耗4.0L/100km。

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相比於第二代i-MMD系統來說,最高熱效率範圍有所提升、在輸出更強勁動力同時,燃油經濟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據稱,熱效率達到40.5%。

它延續了本田i-MMD油電混動的特點,採用鋰電池組,電機驅動爲主,發動機爲輔,也是有三種工作模式,EV模式下:在起步及巡航時,電池向行駛電機供電驅動車輛。

混合動力模式:在需要加速時,發動機驅動發電電機爲行駛電機提供電力驅動車輛。

發動機行駛模式:也就是在高速巡航時,與離合器直接連接,發動機的動力直接驅動車輛。

其實就是各司其職,讓兩套動力源在最佳和最需要的工況下發揮各自的長處。而這三種模式的切換由車輛控制單元控制,可自動切換;在滿足油門開度、車速、輸出功率、電池容量等條件下可以強制啓動EV模式。

你一定關心電池放哪了?本田將這套系統的鋰電池組放在了行李廂下方,上面放備胎,又追加了儲物格,行李廂容積是430升。相比燃油版車型的561升雖然有所降低,但基本家用沒有太大問題。

發動機動力單元變了,隨之一切都要進行適當調整。在NVH方面,對燃油版車型進行了大幅度改進,通過強化發動機懸置靜音材料減少振動傳遞,在前翼子板、前圍擋等處增加隔音和吸音材料減少來自發動機噪音。

在底盤結構方面,增加了傳遞承重的副車架縱梁,並通過發動機搭載位置的優化與發動機支架的調校,抑制了向車體傳遞的振動。應對輪距擴大,優化懸架的幾何結構並降低彈簧硬度,確保乘坐舒適性,並通過確保前橫向穩定杆、後H橫樑的剛性來提高穩定性。懸架結構還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掛、後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掛。

該車現在全系標配ANC主動降噪和ASC主動聲音補償系統,前面的ANC是主動降噪,而後面的ASC技術是針對SPORT模式下營造的一種動感聲音,據說參考的謳歌NSX V6雙渦輪機的聲浪而開發。

混動凌派的外觀相比純燃油版,有幾處不同,首先是本田的H車標,有圈藍,還有HYBRID標識、17英寸鋁合金輪轂、自動大燈和自動遠光燈等。

車內改成了電子按鍵換擋、方向盤減速撥片、HEV專用METER圖形設計、7英寸液晶儀表、後排出風口、自動空調、百度CarLife等。

很顯然,混動的凌派將是車系的高配款車型,這從全系搭載Honda SENSING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就能窺見。這套系統大家都不陌生,包含碰撞緩解制動、車道偏離、車道保持、ACC跟車、盲點監測、交通標誌識別等。

車身尺寸、內外顏色選擇都和1.0T的凌派別無二致。

由於加入了電機和電池,車身重量要比燃油版重了一些,頂配爲1426kg。混動凌派將於近期上市,現在動力有了,就差定價了,參考1.0T的價格區間來看,混動凌派的起步價定在13萬出頭,那這套動力就會真香。當然,最重要的是,本田手裏又多了一件武器,繼續買發動機送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