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的不少的史料,都记录了山东士族在科举考试中的辉煌,比如《唐语林》卷四载,范阳卢氏自唐德宗兴元元年至僖宗乾符二年(784~875),这92年间,单进士及第者就有116人,其他科目及第者还没有计算在内。另外,据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以及今人的补正,唐代科举及第者中,可考人员约有4400余人,其中出身山东士族(李、崔、郑、王、卢)者最多,达1100余人,占科举及第总人数的25%。

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山东士族在隋唐时期的衰落,很多人将其归功于科举制度的推行,甚至将山东士族与新兴进士分为两大阶层,认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唐代影响最大的党争“牛李党争”。陈寅恪先生便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写道:
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
陈寅恪先生作此论断的主要依据,在于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以科举出身,而李党领袖郑覃、李德裕则出自山东高门,以门荫入仕。且郑覃、李德裕为相后欲废科举考试。李德裕反对科举浮华之风气,甚至“家不藏《文选》”。
陈先生此说看似有理,但日本学者砺波护梳理“牛李党争”中可考成员的入仕方式后,发现两个朋党以科举入仕的人数比例,其实旗鼓相当,陈先生的说法也就难以站住脚了。
(《剑桥中国史》据砺波护论文《中世贵族制的崩溃与辟召制——以牛李党争为线索》所制表格)
实际上,山东士族与所谓的“新兴进士阶层”,并非处于对立位置。在初唐倍受打击的山东士族,恰恰正是借助科举考试,才得以在中唐以后重新登上政治舞台。
九品中正制的废除,士族再也无法单纯依靠门第“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同时,在初唐的几十年,唐统治者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山东士族屡遭打击,游离在权力中心之外,其政治地位跌到了最低点。
武则天掌权以后,不再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同时大力发展科举。此后,科举制日趋成熟。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以门荫和科举制为主。所谓门荫,指凭借父亲或祖上的官位,取得做官的初步资格的一种制度。它和科举制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唐中前期,多数官员通过门荫进入官场,但科举制却越来越受人重视,中唐以后,如欲取得高位,科举及第尤其是进士出身,成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条件。
山东士族经过打压,“世代衰微,全无官宦人物”,少有人能依靠门荫入仕,他们要想重振昔日威风,本来甚有难处,但科举制的日渐盛行,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唐代的不少的史料,都记录了山东士族在科举考试中的辉煌,比如《唐语林》卷四载,范阳卢氏自唐德宗兴元元年至僖宗乾符二年(784~875),这92年间,单进士及第者就有116人,其他科目及第者还没有计算在内。要知道,唐代录取进士的数量很少,平均每年不过30人左右。
再如博陵崔氏,曾创下兄弟八人皆考中进士的佳话,“当时号为点头崔家”。崔氏兄弟在科举考试中的良好表现,使其家族十分兴旺发达,《旧唐书》卷一七七:
崔氏咸通乾符间,昆仲子弟纡组拖绅,历台阁、践藩岳者二十余人。大中以来盛族,时推甲等。
另外,据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以及今人的补正,唐代科举及第者中,可考人员约有4400余人,其中出身山东士族(李、崔、郑、王、卢)者最多,达1100余人,占科举及第总人数的25%。
而山东士族在中唐以后的复兴,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莫过于其所出宰相人数大增,为初盛唐所不能比拟。台湾学者毛汉光在《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出自山东士族的宰相及科第情况。根据其书,山东士族在唐代共出了81位宰相,代宗以前28位(进士及第者6人),代宗至唐亡53位(进士及第者37人)。
可以发现,代宗以后的宰相人数,几乎比代宗以前增加了一倍,尤其是宰相中进士及第者占比剧增。而唐代宰相的总人数大约是360多人,若从前后期来看,即以代宗为界,山东士族出身的宰相占比,从15%上升到了近29%。
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在科举制下,作为魏晋旧族的山东高门子弟依旧脱颖而出,甚至若仅以唐代而论,说山东士族是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也不为过。
科举制的最大特点,便是以才学取士。但唐代的文化普及程度甚低,唐代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然尚未普遍使用,书刊几乎都是手抄,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云:
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
因此,只有士族、官宦这些阶层,才可能有大量的书籍。其子弟能够获得更好的文化教育,普通家庭子弟的文化水平,绝大多数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在科举考试中,自然占据绝对优势。
而在士族、官宦阶层中,山东士族作为老牌士族的代表,不但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且极为重视对子孙的文化教育,便是女子“亦要读书解文字”。而其他士族如关中六姓,以及一般官宦家庭,文化积淀却较之为弱。也就是说,科举制度其实恰恰撞在了山东士族的强项上。
以上只是针对山东士族自身的“硬实力”而言,除此之外,唐代不完善的科举制度,也帮了大忙。
与后代不同的是,唐代科举考试不糊名,考生能否考中,主考官(称为“知贡举”)并不完全以文章来评判。如果考生能事先得主考官赏识,或者有名流贤达的推荐,便极易登第,要是为主考官所嫌鄙,则及第比登天还难。
这样的科举制度,只是形式上的平等,所以有学者说,唐代施行的是一种狭隘的科举规制。它给主考官徇私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部分主考官往往会照顾宗族子弟。中晚唐时期,主考官利用职权,使宗族子弟科举及第的现象极其普遍。比如《云溪友议》卷下便提到,宣宗时,出自山东士族的主考官便“皆与宗盟及第”。
而根据统计,从宪宗元和元年至哀帝天祐四年(806~907),共举行了98次进士科考试,其中出自山东士族的主考官,占了40人左右。而剩下的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与山东士族有姻亲关系。虽不能说他们控制了唐中后期的科举考试,但至少对这段时间的科举考试有重大影响。
此外,唐代社会依然十分重视门第,门阀权贵子弟,是主考官优先录取的的对象。大中十四年,中书舍人裴坦知贡举:
中第者皆衣冠士子……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唐摭言》有则故事,说文宗朝时,侍郎郑薫做了主考官,考生中有个叫颜标的,郑薫误以为是颜真卿的后代,便将他取为状元。但其实颜标与颜真卿毫无瓜葛,因此被人作诗嘲讽道:“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可以说,山东士族之所以能够依靠科举重新登上政治舞台,既得益于自身优秀的学文化教育,不完善的科举制度亦有莫大助力。
虽然山东士族利用科举,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兴,对政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随着黄巢高举的屠刀,山东士族力量急剧衰退。经唐末战乱涤荡,山东士族彻底消亡,成为历史。
不过即使没有黄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文化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山东士族退出历史,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参考文献:
郭运功《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山东名门望族》
张秀《门阀士族的入仕途径与门阀制度的盛衰》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