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因此推導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不如日本“脫歐入亞”則是錯誤的結論,實際上,這種提法是對中國文化的根本性否定,好像晚清中國改革的失敗是因爲沒有“全盤西化”的結果。爲此,中國提出了不徹底的變革思想,即“中學爲體,西學爲用”,而日本明治維新的領袖福澤諭吉則喊出更爲徹底的變革思想“脫亞入歐”,該讀者還評論了一句,如果在中國提出“脫亞入歐”這樣的想法,肯定會被打爲“漢奸”。

一部中國近代史,一部中華血淚史,每次讀起近代史,心情都是十分沉重,這一百多年,過得實在是太憋屈了,尤其隨着現在中華崛起,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更是讓我們對那段歷史感到困惑。

洋務運動的失敗是因爲沒有“全盤西化”的結果?

今天看到一個評論,讀者評論說近代中日兩國被列強打開國門後,幾乎在同時進行了變革,中國搞“洋務運動”,日本搞“明治維新”,遺憾的是中國民族性有根深蒂固的自大,導致我們很難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


爲此,中國提出了不徹底的變革思想,即“中學爲體,西學爲用”,而日本明治維新的領袖福澤諭吉則喊出更爲徹底的變革思想“脫亞入歐”,該讀者還評論了一句,如果在中國提出“脫亞入歐”這樣的想法,肯定會被打爲“漢奸”。

從中日近代對比的結果來說,這段話看似很正確,中國洋務運動的確是失敗了,而日本的明治維新則成功了。

以事實來說,洋務運動的確不徹底,並沒有真正實現“自強”“求富”,而日本則從明治維新後逐漸崛起,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表現更是一覽無餘。

然而,因此推導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不如日本“脫歐入亞”則是錯誤的結論,實際上,這種提法是對中國文化的根本性否定,好像晚清中國改革的失敗是因爲沒有“全盤西化”的結果。


這位讀者的思想,恐怕也是深受外國史學思想的影響,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對於亞洲歷史研究比較上心的國家,必然是日本,日本一直秉承着“欲亡其國必先亡其史”的思想,故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日本人是費盡心機得去搞臭中國的歷史,以便爲其發動全面侵華提供合法依據。

比較可悲的是,外國人對中國歷史的極端否定,反而很適合中國的口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中國歷史全是垃圾的說法不絕於耳,“中國自秦以來二千年,皆專制黑暗政體之歷史也。”“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譜。”

我相信,即使是現在,很多人都抱着這樣的史觀,認爲中國歷史是一部糟粕的歷史,中國古代人都是愚昧無知的,老百姓始終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這也是一種偏見。

人們忽視的是,在中國古人生活在水深火熱裏的時候,同時代的外國人也是上刀山下火海,好不到哪裏去,甚至比中國更差勁。


迴歸到問題的本身,晚清的“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爲何敗給了日本的“脫亞入歐”?

實際上,這壓根就是一個僞命題,在下面我將會一一進行解釋。

晚清時期的“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是否可行?

所謂“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是清朝末年洋務運動時期提出的思想,是一種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爲基礎,吸收和利用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如果不帶有偏見的去解讀,跟現在提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沒啥本質上的區別。

在鴉片戰爭後西學傳入中國,引發劇烈的思想碰撞,很多人都認爲傳統文化是糟粕的,應該全部拋棄,而吸取西學,另一方面則認爲,傳統文化能夠流行幾千年,是中國的立足之本,不應該被西學所幹擾。


相對來說“中學爲體,西學爲用”這種思想,雖然有一定的折中性,但卻是十分有智慧的,中庸本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之一。

多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也是很重要的。在中國古代,漢朝曾開闢絲綢之路與西方進行交流,唐朝時期,玄奘西行,鑑真東渡都是文化上的交流,然而從明清以來,中國逐漸進行閉關鎖國,放棄了與世界的交流,最後被人落下。

也就是說,不是我們的文化落後了,而是封閉使得我們落後,只要門戶打開,展開交流,我們依然能夠不斷自我更新。

事實證明,從鴉片戰爭結束後,中國並不是沒有進步,而是進入快速近代化的時期,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即從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將近三十年沒有爆發戰爭的清王朝甚至打造出一個“同治中興”。


在1891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達到8968萬兩,支出7935萬兩,基本實現財政平衡,清政府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必然能夠不斷學習西方,不斷自我進化,從而完成近代化轉型。

洋務運動的失敗的確值得反思,在具體執行當中,存在諸多問題,值得借鑑,但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的國家,每一步改革必然都是困難重重,這是不容質疑的,但是不能因爲一場戰爭的失敗,就全盤否定,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有很多,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一大堆,誰敢保證哪一個就是根本性的因素。

所以,“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並不是不可行,更不能因爲甲午戰爭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

日本取得甲午戰爭的勝利,真的是因爲“脫亞入歐”?

我們不能否定的是,洋務運動以來,中國是在逐漸進步的,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發展的。

中斷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其實就是1894年日本發動的甲午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高達兩億多白銀的鉅額戰爭賠款,直接將中國經濟帶入深淵。

對於日本能夠取得這場勝利,很多人歸功於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倡導“全面西化”的社會浪潮中,日本人積極翻譯西方著作,大量派遣留學生到西方國家留學,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提出“脫歐入亞”的口號。這個思想也被當作是日本明治維新的理論思想基礎。

明治維新的確促進了日本的發展,但是這並不代表甲午戰爭的勝利就是“脫亞入歐”的功勞,在晚清“同治中興”時,清政府也曾打敗過西方強國法國,東西方的戰爭並不一定就是東方不如西方。

事實上,日本也沒有全盤西化,即使是福澤諭吉本人,也一再強調,要鼓勵日本人發揚獨立精神,保持在列強環伺下的民族獨立,在明治維新中,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糟粕思想。


儘管日本口口聲聲喊着“脫歐入亞”,其實不過是一種障眼法,在實操的時候,跟洋務運動並無太大區別,只不過日本傳統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即使實行比較激進的文化改革,阻力也比較少,這其實也是“沒有文化”的優點。

真正促使日本打敗清政府的,並不是文化,而是軍國主義!比如日本一直提倡的所謂“武士道精神”,並不是全盤西化的舶來品,而是根植於日本人骨子裏的強盜文化,假如日本真的“脫亞入歐”,爲何還會口口聲聲武士道,隨時準備爲天皇效忠,而在當時的西方國家中,沒有任何一國的國民會有這種對君主愚忠的思想。

在日本明治維新的過程中,日本的內戰始終沒有結束,直到1877年,西南戰爭結束,日本完成了由天皇主導的軍國主義的建設了。隨即日本就把軍備放到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將更多的錢花到了軍備上,明治維新中後期,日本軍費預算一度佔到政府經費的45%,幾乎一半的財政全部用來發展軍事。

在甲午海戰中,表現最亮眼的軍艦日本的吉野號,坊間傳聞說是李鴻章本想購買,後來因爲資金不足,最終爲日本人所購買,實際上,清政府當時想要購買的軍艦並不比吉野號差多少。只不過,當時的清政府在北洋水師建成之後,再無購買軍艦的打算。


相比之下,日本更熱衷於擴充軍備,日本在1891年的時候,提出要購買吉野號,但是日本政府並沒有足夠的資金,爲此日本天皇省喫儉用,並且發動民衆集資購買,在舉國努力下日本於1893年成功將吉野號開回國內。緊接着在1894年的戰爭中,吉野號作爲最新式的戰艦,在海戰中所向披靡。

可以說,甲午海戰並不是清朝經濟實力不如日本,而是在軍備上不如日本,實際上,如果清政府也能夠像日本這樣發展軍備,未必會輸給日本。

任何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歷史通常都是勝利者改寫的,在針對甲午戰爭勝利的原因上,日本及西方國家都堅稱因爲日本“全盤西化”所以才戰勝清政府,然後只要隨便找出一些“洋務運動”中存在的詬病,大體就完全證明了他們的論點,而對於日本在戰前大力發展軍備的軍國主義行徑閉口不提。

從而,對中國的歷史評價爲:“中國自秦以來二千年,皆專制黑暗政體之歷史也。”這不是客觀而公正的,而是帶着赤裸裸的污衊!

對於中國的歷史,我們必然要帶着批判的思想去審視,但絕對不是外國學者的這番詆譭。批判和詆譭是兩碼事!


前幾天看到有一套日本學者宮本一夫寫的《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書目,看到這個日本學者寫的歷史,也是有點意外,裏面的內容卻着實讓人警惕,在這套書裏面,作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兜售自己的私貨,甚至是在爲日寇侵華提供理論支持。

實際上,日本篡改歷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已經是作案的“老手”,比如對於甲午戰爭後,日本獲得鉅額賠款去向,在坊間一直流傳爲用於教育,從大概率上講,這就是一則謊言,甲午戰爭的賠款,大部分都用於軍備擴張了,這也是爲何到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時,日本能夠最終戰勝俄國。

這也再次印證,綜合國力並不強大的日本,還是依靠軍國主義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對於外國人寫得歷史,我們還是要抱着謹慎、懷疑的態度,我十分喜歡中國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開頭寫的那一段話: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曆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 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

對於我們當代歷史普及作者來說,讓人們瞭解真實的歷史,而不被人篡改的,實在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