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CBA票選,都是腥風血雨。

從2005年的CBA十年貢獻獎,到每一年的MVP又或者FMVP、最佳陣容等獎項評選,都會引起球迷、媒體爭論。

2021年CBA獎項評選,其實與之前沒什麼不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

不管是籃協通過百來位匿名媒體評選出來的獎項,還是《體壇週報》實名制的27人評選名單,分歧最大的是MVP與最佳防守球員。籃協以獨特的、帶有國情的評選方式,將MVP給了吳前,而《體壇週報》邀請的媒體人實名投票,壓倒性優勢給了郭艾倫。

吳前,場均19.0分、3.6個籃板、7.6次助攻,浙江41勝11負,聯賽第三;

郭艾倫,場均23.1分、4.0個籃板、8.0次助攻,遼寧45勝9負,聯賽第二;

《體壇週報》的評選更標準嗎?

周琦,場均20.8分、11.9個籃板、2.7次助攻,新疆34勝20負聯賽第四。另一個數據,從3月26日到4月8日,郭艾倫缺席7場,遼寧6勝1負;而在整個賽季,周琦缺席11場,新疆4勝11負。如果從對球隊勝負的影響來看,周琦遠超郭艾倫。

你看,只要給出一個合理的邏輯,我將第一票選投給周琦,難道不可以嗎?所以我們是不是同樣可以給《體壇週報》的實名投票提出質疑呢?

匿名和實名,從來不是投票真正的問題所在。

在NBA過去很多年的評選中,都是匿名,直到2013年,詹姆斯拿到了121第一選票中的120張,無緣全票當選,直到最後,波士頓的一位記者承認他將第一選票給了安東尼,理由不能服衆,在網上遭到羣嘲。NBA於是改變了投票模式,從匿名變成實名,2016年,庫裏全票當選MVP,創造歷史。

然後呢?

2017年MVP給了韋少而不是哈登,直到現在,仍然有媒體和球迷對此不滿。

籃協這一次票選的問題,不在於匿名,也不來自"VORP(累計貢獻值)",而是在VOPR之前的隊內廝殺,按照籃協的規則,每隊只能有一名球員參與MVP候選,與數據或者公平無關。你首先要擊敗的不是聯盟中的其他球員,而是你的隊友,何等諷刺?

獎項對於球員而言,是證明,是榮耀,是商業價值;對於籃協而言,是大鍋飯,是分蛋糕。

這就是CBA獎項的本質,也是籃協主導之下CBA公司的本質,媒體、球迷甚至包括球員和CBA公司的思維都不在一個平面,哪能湊出一個完美的結果。

本質上,這是籃協"洋務運動"的失敗,從聯賽的運作努力效仿NBA,但實際上呢?正如歷史的"洋務運動"一樣,一開始是旗幟,後來是遮羞布,然後一場痛苦的失利,將遮羞布也扯了下來。

正所謂"我大清自有國情在",套用"VORP"這層數據的皮,擺出高姿態,然而用候選制度,排除了最強項。諷刺的是,正是這樣的操作,最終暴露了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本質,如果這一次郭艾倫VOPR真的是遼寧隊第一,他拿到了MVP,又有多少人會爲連投票資格都沒有的趙繼偉喊冤呢?

MVP是榮譽,排名前三乃至前五,就不是榮譽了嗎?

未來籃協把規則定得更全面一點,除了數據再加入其他因素,投票人全部實名,評選也必然會出現其他問題,因爲獎項的本質,球迷媒體與籃協有着意識上的不同認知。

不是有一層皮,就自然而然有了血肉。

又比如工資帽。這與NBA的工資帽同樣是天差地別,一邊是從上往下的行政操作,而另一邊是勞資談判的最終結局。這樣的"洋務運動"除了自嗨,對聯賽的發展又有何用處?

從上任到現在,姚明帶給CBA的只是一層"洋務運動"的皮,在各種矛盾中,這層皮不堪一擊,一捅就破。

他努力了,但在這個時代,他是、也只能是一個裱糊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