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李鴻章爲何要殺死清朝首富胡雪巖?這裏告訴你原因!
胡雪巖對於現代人來說,知名度並不高。

但其實,他是晚清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並且是難得的商界奇才。
憑藉誠信的可貴品質,胡雪巖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放牛娃一躍成爲清朝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實現由窮變富的逆襲。
這樣一位商界的將帥之才,在小編看來,一定會名聲鵲起,併爲朝廷重用。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如此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最終卻落得被李鴻章殺死的淒涼下場。
爲何李鴻章要對胡雪巖痛下殺手呢?下面小編爲大家詳述箇中緣由。
一、胡雪巖沒有爲李鴻章所用,導致李鴻章對他動了殺機。
胡雪巖靠經商發跡以後,憑藉自身雄厚的財力,對朝廷資助了大量火炮等軍用物資,可謂朝廷的衣食父母。對朝廷伸出的援助之手使得他從商界跨界到了政壇。

家財萬貫的胡雪巖對於當時久經戰爭,命懸一線的大清來說,無異於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所以胡雪巖對於政府的軍火資助就是雪中送炭,甚至決定着大清未來的命數。
這樣一位財神爺當然是當時政府官員的搶手貨,誰都想將胡雪巖收爲己用,爲大清效犬馬之勞,以能夠平步青雲。
後來,胡雪巖被左宗棠賞識,併成爲他的入幕之賓並在後來爲左宗棠收復臺灣做出了巨大貢獻。
既然胡雪巖成爲左宗棠的幕府心腹,那肯定不會替李鴻章賣命了。
那個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朝代,是寧願我負天下人,也不天下人負我的朝代。既然李鴻章得不到胡雪巖,別人也休想得到,否則就是和李鴻章過不去。
因爲胡雪巖一朝被他人所用,就等於爲自己的政途添加一名攔路虎。所以,李鴻章先下手爲強,想盡千方百計除掉胡雪巖。

二、胡雪巖的幕後老闆左宗棠是李鴻章的死對頭。
左宗棠是淮軍一帶的領袖人物,而李鴻章是領導湘軍一帶的帶頭大哥,兩者本是各司其職,互不干涉。但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誰都想成爲朝廷獨一無二的英勇悍將,這的使得左李二人成爲名副其實的競爭對手。
胡雪巖成爲左宗棠的左膀右臂,並助他立下累累戰功。
如此一來,胡雪巖也堂而皇之的成爲李鴻章的政敵。而要想扳倒左宗棠,李鴻章就必須先剷除胡雪巖這座靠山,一句話概括就是:倒左必先倒胡。
李鴻章通過自己的心腹盛宣懷對胡雪巖進行大力打壓,利用朝廷關係,壟斷了胡雪巖的生絲市場,導致胡雪巖的生絲庫存大量積壓。
而貨品無法及時銷售和貨款無法及時回收一向是經商大忌。

不僅如此,李鴻章還慫恿各地官僚不要去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存款,並將以前的存款盡數取走。胡雪巖在嚴酷的內外夾擊中沒有殺出重圍,資金鍊完全斷裂。
胡雪巖面對李鴻章殘酷的打壓,終究應付不來,導致破產。破產時,胡雪巖已年過半百。
胡雪巖半生功成名就,卻被李鴻章毀於一旦,且自己已經餘生不長,難以東山再起。此次沉重的打擊無異於去掉了胡雪巖大半條命。1885年,左宗棠去世後不久,胡雪巖也鬱鬱而終。
左宗棠通過打壓政敵左宗棠來對付胡雪巖,使得胡雪巖成爲二人政斗的犧牲品。
胡雪巖一生不卑不亢,行得正,坐得直,最後卻被李鴻章殺死,成爲當時嚴苛的政治局面的犧牲品,這不得不說,實在是冤!

由此可見,站隊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道關卡,站對了,還能分得一杯羹,名利雙收,而一旦站錯了,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胡雪巖本可以後半生享受天倫之樂,一條康莊大道走到底的,但他卻將自己一生的榮華富貴傾注在了錯誤的人身上,結果滿盤皆輸。
胡雪巖一手好牌就這樣被硬生生打得稀爛,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若人生還有重來的機會,不知胡老先生還是否會做出如此選擇。小編想應該是不會了吧!

關於歷史上的很多問題,我們都應該帶着懷疑的態度去審視,讀真實的歷史,明更多的道理,如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我的文章您就點一下關注,每天爲您更新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