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唐玄宗聽說這一事後也欲殺黃幡綽。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攻陷長安,捉到了黃幡綽,正欲處斬,黃幡綽大喊:“不能殺我,我會佔夢。

大家好,我們的悠柔愛談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自古以來,能言善辯者留下了許多逸聞趣事,至今讀來,仍回味無窮。
戰國後期,趙燕兩國發生衝突。趙惠文王自恃兵力強大,準備攻打燕國。燕昭王不甘示弱,積極備戰。這時,謀士蘇代匆忙地趕到趙國。他說:“我剛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張開蚌殼曬太陽。突然,飛來一隻鷸鳥,伸嘴就啄住河蚌的肉。河蚌閉殼,又夾住了鷸鳥的嘴巴。”“後來呢?”趙惠文王連忙問。“相持不下時,恰巧來了一個漁夫,就把它們一塊兒捉走了。”繼而蘇代話鋒一轉,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國欲攻燕國,燕國正準備迎戰。燕趙相持,恐怕強大的秦國就要變成坐收其利的漁夫啊!”趙王如夢方醒:“我不打燕國了。”蘇代遂化干戈爲玉帛。
三國時的滅蜀功臣鍾會自幼聰穎,12歲時,他與哥哥鍾毓一起去見皇帝。宮殿威嚴,魏文帝端坐上方。鍾毓見了皇帝便大汗淋漓,鍾會卻面不改色。魏文帝很奇怪,問鍾毓:“你怎麼出這麼多汗?”鍾毓回答:“戰戰兢兢,汗如雨下。”原來他是緊張的。又問鍾會:“你爲什麼不出汗?”鍾會說:“戰戰兢兢,汗不敢出。”素以文論見長的魏文帝曹丕哈哈大笑。鍾會回答得很巧妙,既模仿了哥哥的句式,又顯示了自己的才智,同時稱頌了魏文帝的威名赫赫。
幡綽是唐宮廷樂工,善於口才,深得唐玄宗的賞識。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攻陷長安,捉到了黃幡綽,正欲處斬,黃幡綽大喊:“不能殺我,我會佔夢。”安祿山恰好做了一個夢,正百思不得其解。就問:“我有一夢,你若能解,就饒一命。”黃幡綽鎮靜地答應。“我夢見自己袖筒很長,手臂無論如何也伸不出來,夢是何意?”黃幡綽沉思片刻答道:“這是大吉之夢。衣袖長而不能伸出手,意味可垂手而治天下。”安祿山高興地放了他。
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唐玄宗聽說這一事後也欲殺黃幡綽。黃幡綽忙喊冤枉:“我釋夢,是麻痹安祿山的鬥志。夢的本意是袖子很長,手取不出來,正是出手不得的意思。聖上要殺我,豈不是冤枉我的苦心嗎?”唐玄宗佩服他的乖巧機智,就赦免了他。
(作者:姜炳炎)
(摘自《中國青年》)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