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澤宇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楊六郎是老令公楊業的兒子楊延昭,他原名楊延朗。小時候沉默寡言,只愛玩打仗的遊戲。老令公楊業對楊六郎十分看重,曾經欣慰地指着他對大家說:“這個孩子最像我。”楊業每次帶兵出征,都讓楊六郎跟隨,讓他參與謀劃作戰。長大成人後,楊延昭繼承家道,在邊關駐守長達二十多年,他作戰智勇雙全,而且又訓練出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契丹兵將都很畏懼他,不敢在北宋的邊疆胡作非爲。宋人親切地稱呼他爲楊六郎,說他有老令公的遺風。他去世時,河朔一帶的百姓都流着淚護送他的靈板,可見楊六郎受到了人們的擁戴,他守邊的業績實在是功不可沒。
宋太宗在位時,楊老令公還健在,曾經率軍進攻應州、朔州,老令公命楊延昭擔任軍隊的先鋒。在與敵軍戰鬥時,楊延昭奮勇作戰,置生死於度外,深受到人們的欽佩。尤其是在朔州城下與遼軍大戰時,流箭射穿了楊延昭的手臂,傷勢不輕,但楊延昭並未退下陣來,而是咬牙繼續殺敵,英猛更比以前爲甚。遼軍見到打仗這麼兇猛的人,很是膽怯,也不敢戀戰了,於是下令立刻撤軍回營。楊延昭在朔州之戰後威名大震。
真宗時,鹹平二年冬天,契丹軍隊再次來侵擾大宋的邊境地區。當時楊延昭駐守在邊境小城——遂城,契丹軍四面圍住遂城,進行猛攻濫打,然而一連數天,遂城仍舊堅不可破。契丹國的蕭太后聽到這個消息十分生氣,親自到遂城下播鼓督戰。遼國兵將士氣大震,爭先恐後向遂城殺去。守城的宋軍大爲恐懼,一時間有些難以招架,情況頓時危急起來。危急時刻,楊延昭採用靈活機變的戰術,命令城裏的壯丁穿上鎧甲,武裝起來登上城牆,然後又命人提水到城牆上,澆在城牆上。這時宋軍才緩過勁來,略微緩解了一下緊張的局勢,爭先恐後地提水、澆水。
北方的冬天氣候分寒冷,一夜之間整個遂州凍成了一座冰城,最後遼兵終於被迫退去,放棄了對遂城的攻擊計劃,楊延昭這次因爲阻敵有功,真宗命他擔任莫州刺史,官升級。成平二年的遼兵入侵,真宗十分重視,還到戰前親征,當時在駐地召見了楊延昭,向他詢問了邊防的緊要所在,楊延昭都很流暢地應答。真宗十分高興,對身邊的各位親王說道:“楊延昭的父親就是先朝楊無敵,楊延昭守邊得力,有老令公的遺風,應當嘉獎啊!”於是真宗皇帝重賞楊延昭,命他好好守邊。
不料,成平六年夏,契丹軍進攻望都時,李繼宣卻率軍停駐,不敢進兵,致使宋軍受損,於是真宗削去李繼宣官爵,重新起用楊延昭做都巡檢使。
後來,蕭太后率契丹軍大舉入侵,深入宋境。兵臨渡州。楊延昭上奏說:“契丹軍隊雖已屯駐在溜州,但他們出兵已久,兵疲馬乏,部隊雖人馬衆多但戰鬥力卻不強,希望能下令各路軍隊扼住敵軍所經要道,這樣敵軍不難消滅了,乘機也可收復幽州、易州等州郡的失地。”但是奏章並未得到回覆。於是楊延昭率軍殺入遼境,攻克古城,遼國後院失火,出師時間又長,無心再戰,便向宋真宗求和。真宗獎勵楊延昭任知保州兼緣邊都巡檢使。景德二年,又追獎楊延昭爲保州防禦使,不久調任高陽關副都部署。
真宗曾對宰相說:“楊延昭雖出自外官之家,但盡忠報國和勇猛殺敵爲國立功絲毫不讓外人,朝中嫉妒他的人很多,只是由於我極力庇佑他,才得以升遷。”楊延昭確實如真宗所說,盡心守邊,他英勇善戰、號令嚴明,和士兵們同甘苦共患難,遇到敵人身先士卒,行軍作戰克敵制勝後,又將功勞推給部下,得到的俸祿和賞賜全用來搞勞部隊,極少過問家事,部下十分擁戴他。楊延昭率兵駐邊二十多年,受到邊關百姓的愛戴,盡心盡責爲國守邊,這就是楊延昭廣得人心的原因啊!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