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太監就是北宋的童貫。徽宗激動地對童貫說,。

大家好,我們的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古道輕風
在我國曆朝歷代,哪一個太監最有名?也許有人會說,魏忠賢唄,人家都九千歲了,還真不是他,今天說的這個太監,要比魏忠賢厲害多了。
這個太監有三最,
帶兵時間最長,
掌握軍權最大,
被封官爵最高。
而且還是首位出訪外國的太監。
這些,
魏忠賢能比嗎?
這個太監就是北宋的童貫。
童貫,字道夫,開封人。
童貫家裏並不困難,他也讀過幾年私塾,到了十八九歲的時候,他把自己閹了,做了一名職業太監。
那是神宗時候的事。
當太監想混出名並不容易,幹什麼都不容易,當太監也是,入宮頭幾年,童貫也沒人器重他。
徽宗上臺後,他的人生才發生了轉折,
他是怎麼轉折的?
徽宗性格率真,是個藝術性人才,治國不行,搞藝術還真不服誰,但凡搞藝術的人,好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長相俊美的人。
長相俊美的人誰不喜歡。
憑顏值喫飯到啥時候都好使。
童貫長啥樣呢?
史書記載:
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
說他長得不像閹人,而且還有鬍鬚,這可能跟他閹的比較晚有關係。
總之,這童貫還是個美男子。
不但長得好,還辦事靈活,善於揣摩皇上的心思,阿諛奉承,察言觀色這一套也門清,漸漸地,他受到了徽宗的重視。
看來,要想出人頭地,光憑長相也不行。
徽宗給他派的第一個活是,
到杭州組建明金局,徵集古玩字畫。
童貫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幹好了,以此出人頭地,幹不好永無出頭之日。
一個人做一件事如果有了這樣的決心,那就沒有做不好的事,可惜,我們很多時候都沒有把一件事做好。
因爲壓力不夠,
因爲還有選擇。
童貫有選擇嗎?
沒有。
他除了把這件事做好,
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有壓力纔有動力。
這句話不假。
在杭州,他認識了一個日後對他升遷有重大幫助的人,蔡京。
當時蔡京只是一個被貶杭州的罪臣,倆人相識後,頻頻接觸,關係很好。
能不好嗎?
一個無恥加上另一個無恥,
等於更無恥。
無恥的人往往手段下流,辦事效率高,倆人相互勾結,弄到了很多徽宗喜歡的古玩字畫,奇花異石,徽宗龍顏大悅,從此對童貫刮目相看。
爲了能讓蔡京進京,童貫做了很多努力,打通了很多關節,當然,錢沒少花。
有幾個親信不解,問童貫,爲這麼一個人花錢費力圖什麼?
童貫有童貫的想法。
他看出蔡京不是平庸之輩,日後肯定有所做爲,另一方面,朝中很多大臣看不起宦官,要是蔡京能當上宰相,自己的好日子才真的開始了。
童貫有遠見,
這一步他走對了。
沒過一年,蔡京青雲直上,做了宰相。
爲了報答知遇之恩,在蔡京的幫助下,加上個人努力,童貫的地位也是節節上升,先是當了檢校司空,後又爲奉寧軍節度使。
童貫爲何如此受到器重,在這之前,童貫確實幹了一件讓徽宗心花怒放的事。
當時徽宗正計劃出征西北,攻打羌族,收復青唐地區的領土,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威信。
在蔡京的提議下,
童貫當了此次出征西北的監軍。
軍隊出征不久,開封的太乙宮發生火災,徽宗認爲這是不祥之兆,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給童貫下了手諭,中止行軍。
急於立功的童貫不想失去這次機會,他把徽宗的手諭往戰靴裏一塞,下令繼續前進。
結果,這場仗打勝了,這當然不是童貫的功勞,是主帥王厚,副帥高永年指揮得當,將士奮勇拼殺用生命換來的。
然而,徽宗卻不那麼認爲。
很久沒有嚐到勝利是啥滋味的徽宗,把童貫看成了智勇雙全的大將軍,
童貫經這一戰,在朝中站穩了腳跟。
地位一高,人就開始飄,他蔑視羣臣,自以爲是,並野心勃勃想要掌管軍政大權,在朝中呼風喚雨,一喚百應,童貫不但對百官傲慢,對蔡京也是一副冷漠的模樣,昔日的同盟解散了,蔡京對他也是懷恨在心。
翅膀硬了,
還怕天高嗎?
古往今來,
小人得勢的嘴臉何其相似。
後來,徽宗又讓童貫掌管樞密院,加封爲太傅,徑國公。
位高權重的童貫氣焰更加囂張,被世人稱爲“媼相”。
之後的二十年裏,童貫一直掌管宋朝大軍,後來又被封爲最高級別的武官,檢校太尉。
一個國家的軍隊,竟然被一個太監掌握着,
這隻有兩種可能,不是這個太監能耐太大,就是當朝皇帝太昏庸。
我們找不到童貫的能力有多大,只是看到了宋徽宗有多昏,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早在幾十年,他就埋下了滅亡的種子,
一旦時機成熟,那顆種子就會發芽,開花結果。
這顆種子會開花結果嗎?
當然會,
否則,北宋也不會滅亡。
是種子,
總會有這樣的機會。
機會來了。
在選擇出使遼國的使者時,宋徽宗又想到了他。
朝中百官紛紛反對,派一個太監去出使外國,這太有損國家形象了,但徽宗堅持自己的決定,理由是:
契丹人對童貫的戰功早有耳聞,一直想親眼目睹本人的風采,再說了,他去了還可以打探一下遼國那邊的情況。
真是一廂情願。
派一個太監出使遼國,宋徽宗不嫌丟人,遼國還要臉面呢,所以,對童貫的到來,遼國招待的規格並不高,這讓童貫心裏很不痛快。
那麼,童貫這次出使遼國幹啥去了,只不過是給遼國的天祚皇帝祝壽,一次兩國交往中非常普通的外交活動。
之後發生的事,就不普通了,從此,北宋邁出了滅亡的第一步。
在遼國期間,童貫認識了一個叫馬植的人,馬植說他有一條妙計,可以幫大宋打敗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
這計劃,讓童貫激動不已。
他把馬植帶回去見了徽宗,徽宗認爲馬植的計劃是個好計劃,可操作性很強,封了馬植爲祕書丞,賜國姓趙,賜名良嗣。
徽宗激動地對童貫說,
放開手幹吧。
北宋開始了聯金滅遼的計劃,
踏上了自我滅亡的征途。
後來金兵壓境,徽宗禪位南逃,欽宗命令童貫抵抗金軍,守住開封,童貫不幹,帶着幾萬精兵跟徽宗跑了。
宋朝軍民掀起了討伐奸臣的浪湖,欽宗罷黜了童貫,把他斬首示衆。
一個把無恥活成“傳奇”的太監死了,
一個朝代消亡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