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日軍武器落後,恐怕許多人會反對。

正如衆所周知的,武器精銳和寧死不降是日軍兩大特點,飛機大炮坦克車,加上滅絕人性的毒氣和大屠殺,確實囂張瘋狂。

但這是對民國。

1939日本關東軍

對蘇聯來說,日本就是低年級娃娃了。

1939年的一場大戰,讓日本喫盡了北極熊的苦頭,從此日本再也不敢北進,轉而南下鬥英美,從而改變二戰方向。

這,就是被日本人稱之爲“日本的第一次戰敗”的諾門坎戰事。

日本老兵寫的書

01

1,戰前

任何戰爭,都逃不過政治的背景。

1939年5月爆發的諾門坎戰役,背景大致有以下幾個:

一是日本控制滿洲,蘇聯控制外蒙,兩國爲奪“邊界”,在滿洲與外蒙的交界的諾門坎地區,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爭奪戰。

諾門坎只是幾年來衝突不斷擴大的一個終點。

在1933至1934年,兩軍和各自控制的僞軍,在“邊界”附近交火衝突大小有150次。

1935年,再次升級,衝突達176起。

後來又發生了比較有名的幹岔子、張鼓峯事件。

作戰示意圖

日本陸軍的意思很明顯:

要北進西伯利亞,消除蘇聯威脅,對幾十年的假想敵蘇聯,要付諸行動。

而蘇聯早看透日本的狼子野心,不扼守“外蒙”,日本就會得寸進尺,最終危及西伯利亞。

蘇聯公開警告,將隨時給“日本強盜”“以決定性的打擊”。

而關東軍叫囂,必須給蘇軍一次徹底的打擊,“使他嚐到日軍的威力”。

口水戰裏冒硝煙,局勢日日升級。

日僞軍

日本雖然主力在侵華,但1936年簽署的日德協定讓他有底氣,決定和德國老大哥一起,對北極熊來個東西夾擊。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德國。

同時,蘇聯國內的部隊經過肅反大清洗,日本認爲新部隊沒有作戰經驗,自詡“日軍一個師團抵得上蘇軍3個師。”

就這樣,在日俄戰爭的宿仇中,在德國大哥的支持下,在蔑視蘇軍的心態上,日本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令關東軍出擊,屢屢向蘇軍挑釁。

日軍

02

2,戰啓

1939年5月12日,諾戰開啓。

日軍傳統文化認爲,強悍的精神力是作戰制勝法寶,意志層面的鋼鐵寶刀,可以摧毀強敵。

但在此戰中卻得到了血的教訓。

日軍主力是23師團,在輕型轟炸機中隊的配合下,迅速把蘇蒙軍趕到哈拉哈河西側。

23騎兵聯隊與裝甲部隊,直接深入了蒙古國軍隊後方,成功偷襲。

日軍坦克

未及撤離,前來支援的蘇軍坦克部隊就殺到現場,把日軍包圍,雙方一接觸,日本才知道自己的裝甲車、坦克,根本不是蘇軍的對手。

“一輛墨綠瓦亮、炮筒修長的蘇軍大坦克,像脫了繮的野馬一樣衝了過來。”

親臨戰場的日本兵松本草平回憶道,“(日軍)小坦克先了個先發制人,向大坦克開了5炮。可是火力太弱,5發炮彈都落到老遠的地方爆炸了。”

“大坦克倒是不慌不忙,趁着冷靜,穩穩當當地打了一發,小坦克一下就燃燒起來。”

“大家在山上看得一清二楚,我們氣得頓足捶胸,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們更不敢惹蘇軍的坦克,這簡直跟小孩子和大人打架一樣。”

這輛墨綠坦克,是蘇軍噴火坦克。

爲重創日軍,蘇軍派出一個噴火坦克連和裝甲車營,便把這股偷襲的部隊給消滅了個乾乾淨淨。

自視有作戰經驗的關東軍,以步兵爲主力,部署在蘇蒙軍的正面。

然後,另外派一支搜索聯隊,悄然迂迴至蘇軍側面,想斬斷蘇軍後路,來個前後包圍。

但蘇軍坦克太過兇猛,迂迴戰術的日本聯隊,卻被蘇軍反過來斬斷後路,最後全軍覆沒。

事實證明,戰術和意志力,只在實力比自己弱小,或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才有效。

狐狸遇到獅子,沒有戰術效果的。

蘇軍噴火坦克

03

3,大敗

一次交鋒失敗,關東軍不甘心,準備打持久戰。

他們在前線修築越冬工事,而蘇軍正調集大規模兵力,命朱可夫率10萬機械化大軍,對日本來個徹底清除。

而關東軍也決意報復,冒着違逆參謀本部的命令,也要奪回陣地。

8月20日,蘇蒙軍全線攻擊,以250架飛機、498輛先進坦克、346輛裝甲汽車、35個步兵營,兵分三路向日軍陣地兇猛推進。

雙方激戰12晝夜,大部分日軍被殲滅。

敗勢已定。

關東軍被打了個鼻青臉腫,顏面掃地。

而真正給其釜底抽薪的,是德國。

交戰時,德國突然在未告知日本的情況下,宣佈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這深深刺痛了日本小弟弟的心,自己被出賣了。

德國要對付英法荷,所以先給蘇聯喫個定心丸,以免自己前後樹敵。

而蘇聯正好要對付日本,所以蘇德暫時尿到了一起。

蒙圈的日軍

昔日的盟國小弟日本,就這樣被拋棄。

利益面前,昔日盟誓值個屁。

1938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10天后,關東軍就下令不再增援諾門坎。

又一週後,日本駐蘇聯大使東鄉茂德,主動向蘇聯提出停戰。

9月16日,日蘇簽訂停戰協議。

日本以死傷約6萬人的慘重代價,許諾不再侵犯“蒙古國”邊界。

更慘的是,其23師團幾近全軍覆沒,參戰所有總兵力中,傷亡人員加失蹤和病號,竟然高達79%。

而蘇聯爲志在必得,也下了血本,對日彈藥的消耗量,幾乎相當於中國1937至1945年抗戰的總耗。

04

4,代價

此戰徹底閹割了日本陸軍的北進念想。1941年也模仿德國,笑眯眯地跟蘇聯簽了互不侵犯條約。

自此,日本國策拋卻北方路線,轉而南下對付英美,於當年底偷襲珍珠港,開啓了自己在太平洋戰場的另一個墓葬場。

一戰出手,徹底打怕,永絕後患。諾門坎戰事,給日本留下終身痛點餘悸。

蘇軍繳獲日軍的戰利品

1941年6月22日,即日蘇簽署中立條約後不久,已解決了英法荷的德國,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東進軍莫斯科。

戰史家分析,這時,如果日本也效仿德國,撕毀日蘇中立條約,與德國同時進擊蘇聯,東西夾擊,或許能扭轉戰局,開闢日本的北進新計劃。

但是,日本被諾門坎一戰打怕了,蘇聯墨綠色的現代化噴火坦克,讓他們畏懼,不敢造次。

另外,日本陸軍70%的兵力集中在侵華上,這也是日本不敢輕舉妄動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諾門坎遺址

日本不撕毀日蘇條約,並不代表日蘇和平。

對峙是永恆的,作戰是隨時的,和平是短暫的,利益是永遠的,1945年日本垂死之際,蘇聯果斷撕毀日蘇中立條約,進攻日本,奪得戰後分紅一杯羹。

諾門坎一戰,被日本老兵稱爲日本的第一次戰敗。

這次戰敗原因,與“第二次”戰敗不無關聯,一脈相通,那就是人性的貪婪、軍部的跋扈,國力的懸殊,武器的落後。

正如日本老兵若槻泰雄在戰後著書中所說:

“日軍的坦克,除了能對付中國軍隊之外,與其他國家的作戰,都會慘敗!”

==============

參考文獻:若槻泰雄《日本的戰爭責任》;王春良《論日蘇張鼓峯事件和諾門坎事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