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件寶物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叫乾隆田黃三鏈章。溥儀在宮中瀟灑快活的過了14年,1925年馮玉祥發了飆,一怒之下把溥儀從紫禁城趕出去了,出宮前,溥儀費盡心機的偷走了許多珍寶古玩、字畫玉器之類的寶貝,據統計這些東西總共有三四十個箱子,都裝得滿滿的,裏面全是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1911年,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在一片討伐聲中,最終宣佈退位。溥儀退位後仍被允許留在宮中,同時中華民國還每年撥下400萬銀元給溥儀,作爲他的日常開銷用度。


溥儀在宮中瀟灑快活的過了14年,1925年馮玉祥發了飆,一怒之下把溥儀從紫禁城趕出去了,出宮前,溥儀費盡心機的偷走了許多珍寶古玩、字畫玉器之類的寶貝,據統計這些東西總共有三四十個箱子,都裝得滿滿的,裏面全是奇珍異寶,價值連城。溥儀偷帶走的珍寶中,有王羲之、王獻之的真跡,還有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手稿等,甚至有傳言說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是被溥儀偷走的。


溥儀費盡心思偷走的寶物中,其中有一件雖然很小,卻特別的珍貴,溥儀把這件國寶藏在棉衣裏,在以後的許多日子裏,溥儀都一直把它帶在身邊。這件寶物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叫乾隆田黃三鏈章。

田黃石三鏈章由三枚印章組成,三枚印章均爲田黃石,由三條田黃石鏈連接成一個整體,成爲彼此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枚印章中,左邊一枚爲正方形,高1釐米,邊長2.6釐米,印文“乾隆宸翰”;中間一枚爲橢圓形,高1釐米,長徑3釐米,短徑2.3釐米,印文“樂天”;右邊一枚爲正方形,高1釐米,邊長2.6釐米,印文“惟精惟一”。另外,這三璽的篆刻方式與璽文佈局均有不同,左邊一枚爲陽文,陽文爲“乾隆宸翰”,佈局採用標準格式;中間一枚也是陽文,“樂天”兩字居中,左右飾以螭紋;右邊一枚爲陰文,陰文爲“惟精惟一”,採取迴文法排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


三鏈章的製作採用了鏈雕的技法,所謂鏈雕,也就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沒有任何裂縫黏合的痕跡。田黃石質軟(硬度大約爲2.5--3.0度),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鏈斷石破,因而這件田黃三鏈章的工藝難度也就可想而知。


這件寶物,可謂是稀世珍寶,雕琢精美,顏色靚麗金黃,定爲國寶是當之無愧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溥儀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期間,溥儀獻出了田黃三鏈章這件寶物。


田黃三鏈章這個物件是名副其實的稀世珍寶。溥儀將這件寶物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後來成了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