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在張靈甫死後,蔣介石將他的他的嬌妻王玉齡及家人送到了臺灣,對他們不薄。那麼,王玉齡到臺灣後不久,她爲什麼要逃離臺灣,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張靈甫戰死

1945年,抗戰勝利後,經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潛主婚,年僅17歲的王玉齡與時任國民黨74軍中將軍長的張靈甫結爲了夫妻,他們兩人的結合堪稱天作之合,轟動一時,引爲佳話。婚後,兩人生活甜蜜。但是好景不長,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內戰。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在解放軍華野五大主力縱隊的包圍下戰死孟良崮。


此時,王玉齡與張靈甫的兒子還沒有滿月,而王玉齡也剛過完19歲生日,就成了寡婦。此時的王玉齡上有老母,下有幼兒,這樣一個年輕小寡婦的處境可想而知。

撤往臺灣

1949年4月,在蔣介石的安排下,王玉齡攜老母、幼兒去了臺灣。作爲國民黨追贈陸軍二級上將的遺孀,而且張靈甫又是蔣介石愛將中的愛將,蔣介石對王玉齡“不薄”,每月給予撫卹金,王玉齡一家以此度日。


當時,看似蔣介石對王玉齡不薄,但實際上很是一般,據王玉齡回憶說:“其實當時日子過得很苦,每個月只能領取撫卹的幾十斤米。”當時,王玉齡上有老下有小,日子並不好過。

逃離臺灣

1953年,25歲的王玉齡在當時臺灣陸軍總司令孫立人(系王玉齡的姨父)的私人幫助下,辦了去美國的護照,留下老母和6歲的幼兒,隻身去了美國求學。此時,王玉齡迫不及待地逃離臺灣,名義上是王玉齡要美國求學。實則這只是一個幌子而已,王玉齡逃離臺灣,主要是爲了避免被迫害。


當時,蔣氏父子在臺灣實行高壓政策,四處搜查,搞得人心惶惶。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王玉齡女士受不了這樣的環境,她不想在臺灣混喫等死,想趁着年輕繼續學習,自謀生存。後來,孫立人夫婦被蔣介石軟禁,長達幾十年。王玉齡的這個決定很正確,再次逃了一劫。

赴美留學

王玉齡到美國後,考入美國紐約大學財會專業。她一邊打工賺取生活補貼,一邊讀書,通過4年的苦讀,王玉齡以品學兼優的成績畢業了。隨後,在羅斯福醫院任會計2年,後在飯店工作3年,最後在美國航空公司工作21年直到退休。

重回祖國

1973年秋,周恩來從海外華人口中得知王玉齡女士在美國的情況後,向王玉齡女士發出了邀請,希望她回來觀光旅遊,歡迎她落葉歸根。不久之後,王玉齡女士就回到了久別了20多年的祖國,並且得到了周恩來的祕密接見。

在諸多大是大非面前,王玉齡女士都能以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爲重。在她的不懈的努力,將日本佔領我國寶島臺灣期間用我國的血汗錢在東京購買的“光華寮”、“清華寮”兩幢大廈的產權爭了回來,並交付給祖國。她一直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同陳水扁之流鬥爭到底。


1997年7月,王玉齡女士偕母回到故鄉湖南長沙,一直在家鄉陪伴老母到去世爲止。2003年,王玉齡女士在上海浦東玫瑰園爲丈夫張靈甫立了一座衣冠冢,碑銘是她爲丈夫題的一首詩:“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四七硝煙傷永訣,悽悽往事怯重溫。”如今,90多歲高齡的王玉齡定居在上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