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和軍隊聯合行動,在駐外公使館設立諜報課,配置間諜武官、情報品偵察員,通過旅居清國的浪人、商人、僧人、醫生、學生等合法身份的居民,以及收買咱們的人,構建收集清政府情報的諜報網。日本這種間諜活動最初沒有引起清國政府重視,相反清政府爲了炫耀本國軍事實力,向日本間諜公開展示本國的軍事祕密。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最早提出了“間諜”的概念。間諜在歷史上曾經留下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清朝時,間諜活動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間諜的手段主要應用在官場中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內鬥中。清朝的國家機構及軍事體系中均未設置專門的情報機構。

當時清政府長期堅持閉關鎖國政策,奉行唯我獨尊天朝上國文化,對外部世界的變化少有積極的興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對外聯繫的窗口,僅限於派遣駐外公使,而這些外交使節在間謀了活動上並沒有發揮大的作用。尤其在國家戰爭危難之時,非但沒有準確提供有價值的情報甚至嚴重泄漏各級軍政機密,影響了國家對戰爭的決策。

當時在國內長期存在大量的日本間諜和被日本收買的漢奸諜報人員,他們以各種身份蒐集清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日本這種間諜活動最初沒有引起清國政府重視,相反清政府爲了炫耀本國軍事實力,向日本間諜公開展示本國的軍事祕密。1893 年4月,甲午中日戰爭前一年,日軍參謀本部川上操六次親自前往朝鮮和我國實地考察,從朝鮮釜山、仁川、漢城,再到清國芝罘、天津,用一個月時間對朝鮮和我國的軍事現狀進行了評估。李鴻章視川上操六爲座上賓,採用炫耀自家實力打壓對方的一貫做法, 向日本敞開了祕密,給川上的間諜活動提供了各種方便。

反觀日本,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發動了一場全方位的情報戰爭。

首先,日本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

政府和軍隊聯合行動,在駐外公使館設立諜報課,配置間諜武官、情報品偵察員,通過旅居清國的浪人、商人、僧人、醫生、學生等合法身份的居民,以及收買咱們的人,構建收集清政府情報的諜報網。

其次:情報蒐集範圍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軍事、政治,經濟在內的所有信息。

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

比如說他的情報都能涉及到解讀北洋艦隊最高長官丁汝昌的個性,北洋艦隊每一個艦長的個人喜好、特長等等。我們軍港內的軍艦炮臺佈防情況等。 國際關係上列強幹涉戰爭的零容忍底線等,可以說範圍非常的廣泛。日本的情報部門爲前線士兵繪製的中國地圖註釋非常詳細準確,連山間小路,潮汛信息,水文數據,甚至連民船數據信息都包括在內,遠遠超過我們對自己國土的瞭解。而且他的電信課成功破譯了我們的密電。我們國家的兵力部署,出兵時間,日本都瞭若指掌,更要命的是在後來馬關和談的時候我們割地賠款的底線日本那更是一清二楚,談判是相當被動。

李鴻章

馬關和談

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的情報非常混亂,導致誤判。日本都已經完成戰鬥部署了,我們纔開始增兵,導致運兵船被擊沉。我們不但不知彼,也不知己。朝鮮前線葉志超戰敗,竟然諱敗爲勝,清政府賞銀兩萬,並且提拔他爲平壤主帥。北洋艦隊黃海大戰後給李鴻章的戰報是擊沉包括吉野號在內的數艘日艦,日本聯合艦隊已失去海外作戰能力。直到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把真實情況告訴李鴻章時,李鴻章是震驚不已,不敢相信。

第三:設立專門的情報分析部門和情報評估部門。區分有價值的實效情報和戰略情報。遇到有實效的情報迅速反饋到前線,做出相應的戰爭決策。

縱觀整個甲午中日戰爭,情報上的失敗是我們戰爭失敗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以後還會分析其他的原因,比如說制度上的,戰爭醫療體系,新聞戰,民衆的國家觀念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