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中林黛玉曾說自己比較喜歡李商隱的這句“留得枯荷聽雨聲”,聆聽雨打枯荷的聲韻別有一種美的情趣,而枯荷給人一種殘敗衰颯之感,本無可“留”的價值,但一個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卻因聆聽枯荷秋雨的清韻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這首詞寫於詞人南渡之後,芭蕉已滿中庭,葉葉舒捲,雨打芭蕉,聲聲入耳,也是很美妙的情景,奈何在傷心人聽起來卻“不慣”,只因心裏的愁,只因心中的思念。

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詞寫出了少年、壯年以及晚年面對聽雨的特殊感受,它以“聽雨”爲媒介,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因受國亡之痛的影響,感情變得麻木,一任雨聲淋漓,消解了喜怒哀樂,而其深層則潛隱着作者的亡國愁情。
定風波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蘇東坡的詞廣爲人知,首句便是“莫聽”雨打樹葉的聲音,雨再大又有何懼?外物不足縈懷,在雨中一邊徐行,一邊吟嘯,何等瀟灑,何等無畏,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即便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依然可以我行我素、不畏坎坷。“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啓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臨安春雨初霽
唐代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首詩不同於陸游的其他詩作,沒有豪唱,也沒有悲鳴,沒有憤憤之詩,也沒有盈盈酸淚,有的只是結腸難解的鬱悶和淡淡然的一聲輕嘆,悲嘆世情淺薄。“小樓一夜聽春雨”,單單看這句,是多麼的充滿意境和生活情趣。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代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紅樓夢》中林黛玉曾說自己比較喜歡李商隱的這句“留得枯荷聽雨聲”,聆聽雨打枯荷的聲韻別有一種美的情趣,而枯荷給人一種殘敗衰颯之感,本無可“留”的價值,但一個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卻因聆聽枯荷秋雨的清韻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蘊涵有一種不期而遇的喜悅。而詩人“聽”到的,也不止是那悽楚的雨聲。枯荷秋雨的清韻,常人難解其中滋味。
添字採桑子
宋代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首詞寫於詞人南渡之後,芭蕉已滿中庭,葉葉舒捲,雨打芭蕉,聲聲入耳,也是很美妙的情景,奈何在傷心人聽起來卻“不慣”,只因心裏的愁,只因心中的思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