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這本書並不因此而缺少價值,相反,作爲世界頂級團隊的投資管理備忘錄,它呈現了伯克希爾股東大會30年間的內在精華,內容涵蓋投資心法、市場分析、商業觀察、公司治理、人生習題等諸多範疇。英庇將專業的天文學知識和對最前衛的太空科技的介紹結合在一起,講述了從最早的天文學家到今天的前沿研究人員,從人類早期的飛天之夢到今天的火箭技術,從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到未來的星際旅行,甚至移民太空、成爲銀河系公民及其所需的技術,每一部分都是一個精彩的科幻故事。

我們一向是特別喜歡,併到處打聽所謂“內幕消息”的,股民尤甚,聽上去它就好像更“真實”一些,因爲公開場合有很多信息是“不可說”的。“內部消息”對“韭菜”們意味着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但又極具吸引力,好像瞭解了它,就揭開了所有的祕密,成功也就有了保障。“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內部講話”並不涉及這樣的祕密,畢竟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他們倆,很難暗地裏耍什麼花樣,並且顯然他們也不是這樣的人。這裏所謂“內部講話”,純粹是對公司內部的人所講的話,而並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內幕”。但這本書並不因此而缺少價值,相反,作爲世界頂級團隊的投資管理備忘錄,它呈現了伯克希爾股東大會30年間的內在精華,內容涵蓋投資心法、市場分析、商業觀察、公司治理、人生習題等諸多範疇。沒有“祕密”,卻有滿滿的投資“祕辛”乾貨。作者通過持續30年的追蹤,以清晰的架構和嚴謹簡練的語言,記錄下“股神”巴菲特與其黃金搭檔查理·芒格對於投資市場的各種評論與見解,涉及價值投資、金融槓桿、現金爲王、機會成本等等主題。這就如同讓你親臨世界最頂級的股東大會現場,親耳聆聽兩位傳奇投資人的決策過程,瞭解他們如何應對投資難題和不焦慮的投資智慧。

上月底,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宣佈,他那個野心勃勃的“星鏈計劃”(Starlink)將在三個月後內測,公測則是半年後。在“星球大戰”計劃無疾而終、航天飛機停飛多年之後,人類似乎又將迎來一個“向宇宙太空進軍”的新高潮。我們爲什麼在世界大部分人口依然在爲溫飽而殫精竭慮的情況下,還要將無底洞一樣的巨資投向太空? 英國著名天文學家、世界級太空旅行專家克里斯·英庇(Chris Impey)在這本新書中講述了人類從走出非洲到飛出地球的史詩般歷程,揭示了冒險基因如何驅動人類的進化,以及人類將來如何在地球之外的浩瀚宇宙中繁衍生息。英庇將專業的天文學知識和對最前衛的太空科技的介紹結合在一起,講述了從最早的天文學家到今天的前沿研究人員,從人類早期的飛天之夢到今天的火箭技術,從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到未來的星際旅行,甚至移民太空、成爲銀河系公民及其所需的技術,每一部分都是一個精彩的科幻故事。正如英庇指出的:“我們正處在一場重要變革的前沿,在這場變革中,多種技術已經成熟到能使太空旅行成爲平常之事。一羣創新者和企業家正打算開展一種新的太空旅行,其目標客戶不僅僅是宇航員和超級富豪。這將比你想象的更早到來。”

沖繩,在我們的印象中要麼是旅遊勝地,要麼與二戰中殘酷的太平洋逐島爭奪戰以及“神風特攻隊”聯繫在一起。這個位於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島之間、以琉球羣島爲中心的地區,歷史上曾經是中國明王朝冊封的藩屬國琉球王國,現在則是日本的一個行政區,但在風俗文化、食物、材料、建築風格等方面,均與日本本部有着很大的差異。同時,它還在1945~1972年間由美軍直接管轄,其後雖然交還日本,但美軍仍然駐守其在沖繩建立的軍事基地,佔用土地達全島面積的20%。因此,一直處於夾縫和邊緣的沖繩,在當今日本的政治、社會、文化中一直是一個敏感話題。日本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化史專家孫歌教授的這部新著,是她對沖繩的多年思考筆記,首次結集成書。全書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作爲引子,觀察和分析了日本社會在突然降臨的災難中呈現的種種真實機制,並提出在充滿危機的現代社會,保持與“常態偏執”相對的“臨界狀態”思考的意義。而與美軍基地共生的沖繩,恰恰長期處於“臨界狀態”,正是因此,小小的沖繩在不自由的歷史處境裏,衝破國家和主權的邏輯,迸發出自由的政治想象力,爲重新開掘中日關係、東亞政治秩序乃至世界文明格局的思考提供了可能性。

雷蒙德·錢德勒(1888~1959)是爲數不多的被載入經典文學史的偵探小說家,“硬漢派”一代宗師,全部作品均被收入權威的“美國文庫”。50歲才以《長眠不醒》出道、十足“大器晚成”的錢德勒,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可以從一則軼事看出:當年他在好萊塢寫電影劇本時,給他打下手的,正是日後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自視極高的福克納。這部《漫長的告別》不僅是錢德勒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一部作品,曾獲愛倫·坡最佳長篇小說獎(1954)。可以說,錢德勒的雄心抱負與自我揭示在本書主人公——高貴偵探馬洛身上得到全面體現,並引發了極其強烈的共鳴。故事圍繞洛杉磯上流社會一起人人意欲掩蓋,唯獨馬洛一意孤行、意欲追究到底的情殺案展開,黑道白道、政界警界上演着一幕幕糾纏交錯、污濁墮落的戲碼。隨着真相的逼近,馬洛意識到,從被捲入這場陰謀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與這場對友情、愛情的雙重背叛做着最“漫長的告別”。評論認爲,這部小說裏夾帶了錢德勒的很多“私活”,不只是關於愛情的,還有關於現實、關於罪惡、關於生活和不平等的許多言論,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文章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