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文明,当它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必然会迎来一次文化思想的爆发……并且,这一规律始终作用于这个文明存在之日。

根据这句话的指导,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有伟大的古典时期、文艺复兴,中国有百家争鸣,魏晋时期,宋明理学时代,而“吠陀时代”正是属于印度历史进入某一阶段以后迎来的一段文化繁荣和发展时期。

吠陀文化:游牧、征服和梵语

吠陀,即启示、知识的意思;

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倘若不是一种不为世人所知晓的原因导致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文明)消亡的话,那么印度的历史显然将经历另外一种走向。哈拉巴文化的终结使得印度的文明进程再次归零,印度历史进入真空时期,直到200余年后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北部。

这个迁徙过程是漫长的,其中的诸多细节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当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抵达印度的旁遮普地区以后,先是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与印度本地土著经历了一段极为漫长的相互攻伐和争斗。已经无从考证雅利安人自称为“雅利安(arya)”是入侵印度之前还是之后的事情。

雅利安一词最早出现在印度最古老的诗歌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这一词语具有强烈的雅利安人在迁徙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和其它民族部落进行对抗时建立起来的特殊语境,在梵语中它被译称为“高贵、高尚的人”,而这所谓的“高贵和高尚的人”则又对应的是《梨俱吠陀》(Rig Veda)中宣称的“达萨”(Dasa)或“达休”(Dasyu),这些都是雅利安人的敌对民族。

《梨俱吠陀》抄本

宗教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种种宗教传说和信仰之中的。雅利安人在迁徙和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创造了印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婆罗门教,而它的前身是吠陀教。每一种宗教的发展都是漫长而又复杂的,有时又似乎难以避免的会受到其它宗教的影响。

随着雅利安人征服的步伐从旁遮普地区扩张到恒河流域,标志着雅利安人对印度北部的统治基本形成。婆罗门教最大的文化产物即世人熟知的种姓制度,这个建立在吠陀经典以及融合了佛教和耆那教宗旨的教派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催生了这一制度,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不可接触者”达利特。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通过宗教约定了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将其它民族排除在了一切的权利之外,这一影响直到今天依然还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但婆罗门罗教却在晚期吠陀时代逐渐通过和佛教、耆那教的融合蜕变为了今天的印度教(新婆罗门教),印度教如今是印度国内最庞大的宗教组织,它在数千年前的成熟实际上也标志着吠陀文化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

即从一种原始状态逐步过渡为稳定的文化建构,从吠陀教脱变再到经历佛教、耆那教的融合,并最终蜕变为印度教,实际上表明的是吠陀文化中宗教成分的最终定格。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的同时还带来了梵语,它起初是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

其媒介方式主要为传授吠陀经典和婆罗门教相关宗教典义,书面化的梵文成为记载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重要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佛教经典大量采用梵文作为记叙方式,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这也足以可视作雅利安人对中国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影响。

早期雅利安人为了维持自身的高贵优雅,坚持不将梵语书面化,但随着世俗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字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但这一语言也随着吠陀文化的衰亡而逐渐不被重视,人类语言的发展历史极为复杂,如今在印度能够掌握梵语的不到2万人左右,而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印地语却取代了它的地位,成为印度国内的主要通用语言。

梵文书法

不管是婆罗门教的发展、种姓制度的出现还是梵语的书面化与小众化,这些宗教、制度和语言文字的出现都标志着雅利安人创造的吠陀文化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它已经大体建构出自己的文明框架,但之后由于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涌入,吠陀文化也因此成为一种延续中断的古典文明,没有在印度历史上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这是由于古代印度不断受到侵略,加上穆斯林对印度的统治都中断了这一进程。正如欧洲假如没有文艺复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将面临和吠陀文化一样的落寞结局。

吠陀文化:诗歌、六吠陀和多神

上文阐述的是吠陀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创造出来的宗教与社会制度,这一切宗教和制度的基础,即吠陀文化的核心都囊括在六部吠陀经典中。它们分别是《梨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耶柔吠陀》(Yajui Veda)、《阿达瓦吠陀》(Atharva Veda),《梵书》(Brahmana)《奥义书》(Upanishad)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如《森林书》等典籍。

其中尤以《梵书》之前的四本典籍最重要,它们被称为“四吠陀”,加上后两本称为“六吠陀”,或统称为《吠陀经》,其中《梨俱吠陀》(Rig Veda)最为古老,倘若对它的地位非要打一个比方的话,正犹如儒家经典中《论语》的重要性,以后它被不断的诠释,对构成吠陀文化十分重要。同样,作为诠释《吠陀经》的《奥义书》在印度文化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被美称为“印度的《论语》和东方的《沉思录》。”

“四吠陀”以及相关解释《吠陀》的典籍构成了吠陀文化的文化理论基础,如我们所熟知的种姓制度,在《梨俱吠陀》(Rig Veda)中它这样以诗歌的形式被描述:

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长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这一理论构成了婆罗门教中四等级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影响不可谓深远。《吠陀》经典主要以诗歌的形式进行阐述和传承,有的人将其比喻为印度的《诗经》也是有道理的,而且犹如中国的《诗经》一样,《吠陀》经典也是以最简单的四字句进行描绘。

可惜的是中国的诗歌文化以《诗经》为基础上发展的尤为繁荣,构成中国文化中无比灿烂的一部分。但印度的诗歌文化却并没有继续以《吠陀》为基础进行发扬的壮大,这是每个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走向和独特性。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由于古代印度在雅利安人以后又迎来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大月氏人和蒙古人这些外来民族的入侵,频繁的入侵活动和动荡的社会都让吠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失去了稳定的温床。

提到印度世人所想到的自然是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各种各类的神灵崇拜,而《吠陀》同样主要是以称颂神明和宣扬宗教思想为主要内容。《吠陀》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近千年的努力,它并不是某一时期由某个人创作而成,实际上正如中国的《诗经》一样融合了雅利安民族中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主要以神学家、哲学家和相关宗教人员共同来完成。

在《梨俱吠陀》(Rig Veda)中不乏对宇宙起源和多神理论的阐述:

先于苍天,先于大地,先于诸天,先于非天;是何胎藏,水先承受,复有万神,于中显现?尔等不知,彼造群生,另有一物,在尔身中。

又譬如阐述人类的意识如何产生的相关描写: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吠陀》中论述的印度宗教思想尤为庞杂,其宗教思想也有明显的变化,如从多神演变为一神,它反映的吠陀文化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吠陀》经典构成了印度古典文明的基础,也是整个印度古典文明的核心所在,构成了印度上古时期灿烂文化的整个构架。

吠陀文化传承的纯洁性和稳定性是随着异族开始入侵印度开始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尽管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吠陀文化,但是却不能避免其它民族入侵印度对它的破坏和改变。从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和大月氏人不断入侵印度开始,社会的动荡使得吠陀文化失去了稳定发展的机会。

尤其是当突厥人入侵印度开始,穆斯林针对印度的东进运动,并在征服印度以后,印度的文化体系失去了主体的脉络和脊梁,开始向一种纷繁复杂的状态发展,尽管其也表现出丰富多元的一面,但是作为主体的文化脊梁丧失以后,也将会造成难以取舍的文化困境。而灿烂的吠陀文化在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系统化的时候,就因为这种入侵而被迫中断,并逐渐失落。

但回首眺望,吠陀文化毫无疑问是是印度上古历史上最灿烂的一个时期,也是印度文化的根基和基础所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