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控攝像頭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世界各地常常出現一些錯綜複雜的劫案,製造這些大劫案的劫匪,往往事先進行了精密設計。像中國《三十六計》裏的瞞天過海、渾水摸魚、偷樑換柱等,在各大劫案中都被劫匪們運用過。

49年前,英國倫敦就曾發生一場讓人感到十分無厘頭的劫案,劫匪們用了一種最“笨”的辦法搶劫銀行,那就是挖地道。可他們卻被稱爲高智商劫匪,難道他們挖地道時都沒有露出任何破綻嗎?挖地道要運送土石,還會有聲音,難道沒人發覺不對?

這羣劫匪針對的是倫敦勞埃德銀行分理處。那一年,這家銀行把金庫地板的震動開關報警裝置給關了。好端端的,爲什麼要關掉報警裝置?原來,當時銀行附近有好幾個地方施工,觸發了虛假報警。幾次之後銀行不耐煩了,乾脆關掉了事。

而劫匪們通過自己的途徑打聽到這一信息,不禁狂喜。於是,一個驚天計劃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悄悄運行了。1971年9月1日凌晨,家住倫敦威姆波爾街的男子羅蘭茲正在玩自己的無線電設備,可他操作失誤,居然正好聽到了劫匪們正在進行的對話。

羅蘭茲意識到情況不對,馬上向警方彙報。可警察以爲他喝多了,立馬掛斷電話。羅蘭茲不死心,他繼續監聽,確認劫匪們的行爲後又打電話給警方。這一次終於有警官重視起來,他們決定對羅蘭茲家方圓10英里的銀行展開調查。

實際上,連羅蘭茲手裏的業餘設備都能監聽到劫匪對話,說明劫匪們在的地方距銀行不足2英里。當銀行的300萬英鎊(放到21世紀起碼也值3600萬英鎊,合人民幣3億多元)不翼而飛時,劫匪們也跟着一起消失了,警方沒能當場抓住他們。

他們到底怎麼做到的?根據事後調查分析,這幫劫匪大概花費了3個月時間準備,他們租下銀行附近的皮具店,掛出了“裝修中”的牌子,而且他們精明到只有在週末才施工,那時候街上人少,而且銀行還不上班。

挖出來的地道足有15米長,產生的泥土碎石約有1.6萬斤,他們小心翼翼地分批運走,就算路人聽到了施工聲音,也只以爲這家店換了老闆。他們準備工作做得很齊全,當地道挖到金庫下方時,他們就使用熱噴槍燒地板。

這樣做只能讓地板損壞一部分,於是他們一不做二不休,居然用上炸藥炸地板,還留下了部分的混凝土,免得銀行員工起疑心。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等週五銀行工作人員都下班,他們便輕而易舉弄掉了混凝土,成功走入金庫。

能放在金庫裏的東西通常都是寶,然而劫匪們很有心機,他們專門洗劫現金,其他貴重物品拿得少一些,這麼做是爲了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回報。爲了避免被發現,他們還派人在外面高樓上看情況,以對講機通話,這纔有了羅蘭茲聽到其搶劫內容的事。

在那個年代,能想出如此招數、又佈置這麼長時間局、還採用了先進設備犯案的劫匪,已經是高智商代表。直到現在這樁案子都還撲朔迷離,有很多可疑之處,人們稱其爲“貝克街銀行大劫案”,還把它改編成電影,搬上了熒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