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經過五次改組基本已經全部是社會主義溫和派政黨所組成的臨時政府被推翻,列寧帶領的布爾什維克黨掌握了政權,列寧馬上向全國宣佈舉行全民選舉,選舉出新的政府。但全民公投的結果卻並不如人意,布爾什維克黨的支持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五,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選票仍然在那些溫和的社會主義政黨手中,面對此種情況列寧只能採取非常手段規定候選人必須是布爾什維克黨員,如此做法引起了全國大多數人不滿,整個俄國烽煙四起。
1918年十四國列強幹涉蘇聯,其中就包括北洋政府,爲了拉攏中國1919年的7月列寧簽署了蘇俄政府的第一次對華宣言,宣佈放棄《中俄密約》和《辛丑條約》所獲的一切權益,但中國政府並不買賬,列寧不得不1920年9月簽署了第二份對華宣言,宣佈放棄沙俄政府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並承諾歸還沙俄所佔中國的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消息傳到中國,全國沸騰,本來對蘇俄沒有任何看法的人們紛紛對這個新生的政權有了好感,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俄國是侵佔我國國土最多的國家,一直被中國精英們視爲中國的最大威脅,可是如今似乎一切都變了,全國上下都期待着列寧能夠兌現他的諾言。
1922年蘇俄付出了至少六百萬人的犧牲後終於穩定了國內局勢,蘇俄也變成蘇聯,北洋政府認爲是列寧兌現承諾的時候了,可是談判開始時蘇聯代表一口食言,對中國代表說他們只能廢除1865年後沙俄與中國簽訂的條約,可是俄國侵佔我國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絕大部分都是1865年前侵佔的,最終北洋政府只能無奈接受,但庚子賠款對俄部分不用再賠,領土只收回了江東六十四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