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端方由於是“自己人”,所以他不僅得到慈禧和光緒的重用,在宣統年間,更是得到攝政王載灃的器重,是清末年間的中流砥柱。然而,不到一年,端方卻遭人彈劾,再次被革去了職務。

清王朝自建立政權以來,一直“崇滿抑漢”。因此,位高權重的官職,一向是滿人把持。漢人官員好不容易擠進政治中樞,也會不斷被打壓彈劾。

不過,到了清朝末年,一向得不到重用的漢人大臣卻異軍突起,佔據了朝廷重臣之位,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便被稱爲“晚清中興四大臣”。

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是因爲養尊處優的滿清貴族們逐漸沒落。

當然,也不能說滿清的皇親貴胄,都是些不學無術的廢物。清末也有代表人物出現,比如端方。

時人鄭孝胥就曾評價說:“岑春煊不學無術,袁世凱不學有術,張之洞有學無術,端方有學有術。”

可見,端方的確是滿清貴胄中的佼佼者,也不遜色於漢人大臣。

辛酉政變那年,慈禧垂簾聽政,端方出生。

端方雖出身生於滿清貴族,但家中歷來崇尚讀書。父親桂和還做過同治皇帝的帝師,因此出身於書香門第的他耳濡目染,從小就勤學好讀。在光緒八年,他還中過舉人。

按說在清朝,中了舉人便能做知縣。但是端方由於是“自己人”,所以他不僅得到慈禧和光緒的重用,在宣統年間,更是得到攝政王載灃的器重,是清末年間的中流砥柱。

不過,端方的政治仕途起步較晚。他最先因爲支持戊戌變法,再加上他和康有爲等維新人士走得較近,所以得到了光緒的重用,被任命爲農工商總局督辦。

這個機構旨在促進農業和商業興盛,是光緒相當看重的新機構。

可是新機構沒有參照物,一切都得摸着石頭過河,比如人員安排、辦公場所等都需要一步步落實。

好在端方是個能辦事的人,他上任後,僅用了10日,便租賃好辦公之地開始辦公。且在辦公後,不斷髮現新問題,以致一日三折,很有些改革急先鋒的領軍人物的味道。

不曾想,戊戌變法不過百日,慈禧便發動政變重奪權力,光緒被囚,維新人士也遭到殘酷鎮壓。

像端方這樣的變法積極分子,本來也應該治以重罪纔對。可是端方卻在這緊要關頭進呈了《勸善歌》,其內容多爲讚頌慈禧功德。

慈禧看後,大爲高興,於是對他只是小小的懲戒了一下,同時卻又賜他三品頂戴。

當然,由於農工商總局被撤,端方的官職也就一併化爲烏有了。

不久,端方再次被朝廷起用,被任命爲陝西按察使、布政使並代理陝西巡撫。

這個職務雖說比不上總督,但也是個從二品官階,並且權力相當大。不僅承載着朝廷和地方的上傳下達,賦稅、財政收支、田產及官員考覈皆由其說了算,因此也算是封疆大吏。

就在端方上任不久,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慈禧驚惶之中,逃至西安。

西安可是端方的地界,端方在得知消息後,不敢怠慢。不僅將一應住行衣食安排妥貼,還爲了讓慈禧住得習慣,依紫禁裏的建築擺設等,修建了萬壽宮,作爲慈禧辦公及安寢的地方。

被照料得無微不至的慈禧,儼然在西安依然擺着宮裏該有譜。而這一切無不是端方之功,所以慈禧對他大爲賞識,在迴鑾後便提拔他爲湖北巡撫。

僅在任一年,又被擢升爲代理湖廣總督一職。

端方一直認爲清王朝內憂外患,想要治國該從教育抓起。所以他在任時,極力推進教育,不光建了不少學校,還鼓勵成績優異者出國留學。

1905年,清王朝在歷史的行進中決定建立君主立憲制。

一向爲新政領軍人物的端立,被慈禧欽點爲出國考察立憲的五大臣之一,與載澤、戴鴻慈等人到西方考察。

端方在出訪了美、英、法、德、丹麥俄國等十國後,將他所行所見及所思,寫成了《歐美政治要議》,在回國後呈給慈禧,並懇請慈禧早日立憲。

慈禧曾問過端方,立憲有什麼好處?

端方深知慈禧所擔心無非是權位之事,所以他回說,皇位可以世襲罔替。

這話,算是讓慈禧定了神。

1908年,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

遵慈禧遺詔,3歲的溥儀做了皇帝。由於他沒有處理政務的能力,所以其父親,也就是醇親王載灃被任命爲攝政王,代理國務。

然而朝中位高權重者袁世凱卻不容小覷,身爲軍機大臣的他不光把持着軍政大權,在朝中更是黨羽遍佈。

再加上,光緒之死,袁世凱脫不了嫌疑,所以載灃於公於私都得除掉他。但受張之洞等人阻撓,載灃只能以“足疾”爲由,卸了他的職務,讓他告老還鄉了。

隨後,載灃將做官多年,又頗得力的端方擢升爲直隸總督,這也就意味着端方有可能成爲第二個“李鴻章”,位及人臣,指日可待。

然而,不到一年,端方卻遭人彈劾,再次被革去了職務。

原來,在慈禧出殯中,端方認爲應該對送葬過程進行拍照,以存檔案。

誰知,有人趁機彈劾他此舉是“大不敬”之罪。

再加上拍照的過程中,又驚擾了隆裕太后,因此隆裕太后堅持重懲。

而隆裕太后身邊的小德張與端方不睦,小德張趁機勾結李鴻章的孫子李國傑,以“妨害風水、破壞靈道、偷照御容、故意褻瀆”爲由,打算對端方下死手。

好在載灃荏弱,再加上端方有才,所以他最終只是革去了端方的職務,纔算化解了風波。

按說,端方家世了得,家資豐厚,田地房產更是不計其數,所以不做官亦能做個快活富貴人。但端方卻不甘心退出政治舞臺,所以他四處運動,終於得了再次起用的機會,被任命爲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大臣。

當時,朝廷將鐵路全部收歸國有,並且還與英美等國簽下了修築權。

但是,川漢鐵路是社會融資修建,很多川民手中都有其股票,朝廷的方案無異於是不承認川民手中的股票,所以當政策出來後,四川便發生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

於是,在朝廷的任命下,端方率領湖北新軍入川,負責平定叛亂。

就在端方走到四川資陽時,湖北這邊的革命軍已經發動了武昌起義,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分別宣佈獨立。

在這種形勢下,堅決擁擠朝廷收回鐵路的端方,也不得不改變了原本打算鎮壓的想法。

早在出湖北不久,他便向朝廷上奏,表示若是將鐵路修築工程交給洋人去辦,一定會遭到國人阻撓,所以他建立仍招有實力的華商承包工程。

當然,對於一心想讓鐵路國有化的清廷來說,這無異於是唱反調,所以被駁回了。

此後,在前往四川的途中,他又改剿爲撫,不斷派人先行發佈佈告,表示只責罰帶頭滋事的人,至於其他人則自行散去便是。

不光如此,還發通告表示,凡是持有股票的川民,想持股票皆認,想換現錢,也準允,並保證絕不讓他們喫虧。

但是,端方的所爲卻並沒能消融川民的武裝起義,所以他走到資陽後,聽說成都已經被保路運動紳民佔領後,便一直躑躇不前,猶豫如何進退。

結果革命黨趁機暗中聯絡新軍軍官劉怡鳳策劃了兵變。

劉怡鳳在殺端方和其弟康錦時,端方正坐在椅中。他想到這一路他對新軍慰勉有加,特別是劉怡鳳等將官,更是多得他恩惠。

然而,何苦這些人卻要置人於死地?

端方不解,於是詢問。

劉怡鳳稱,端方待他們不薄不假,但那只是私恩,於國家大恨前,私恩便只能擱置一邊了。

說完,劉怡鳳身邊的士兵便殺了端方。

可憐思想開明又能力卓著的端方,最終卻成了革命黨人的刀下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