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載湉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誕生於京城西南角太平湖畔的醇親王府,父親是醇親王奕譞。光緒帝三歲繼位,在位三十四年,然而朝廷大權始終控制在慈禧太后手中。

慈禧照片
醇親王 網絡圖片

不能掌握真正的權力,讓年輕的載湉很痛苦。親政以後,他嘗試過刻意結納人才。光緒二十年(1894年)翰詹大考,載湉將第三名的文廷式拔置第一。召見時,載湉對文廷式說:“汝卷乃朕所特取,汝知之否?”文廷式感激用命,後來成爲“帝黨”的中堅。

清德宗朝服像

新進諸臣以及舊日對慈禧不滿的大臣,圍繞載湉形成了以翁同龢、志銳等爲中堅的“帝黨”。然而,面對慈禧,帝黨不堪一擊。光緒十八年(1892年),御史安維峻上言:“太后既已歸政於皇上,則一切政權不宜干預,免掣皇上之肘。”慈禧將安維峻革職,順帶還貶謫了禮部侍郎志銳。

翁同龢 網絡圖片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時年二十八歲的載湉忍無可忍,對慶親王奕劻說:“太后若仍不給我事權,我願退讓此位,不甘作亡國之君。”載湉深知,如果自身命運不改變,變法圖強的願望終難以實現。慈禧太后雖生氣,但還是鬆了口:“由他去辦,俟辦不出模樣再說。”四月二十三日,載湉下《明定國是詔》,決意要“發憤爲雄”!此後,一道道維新上諭不斷髮出。載湉甚至還要求各府州縣像當初宣講《聖諭廣訓》那樣宣講維新諭令。

戊戌變法 網絡圖片

然而,變法伊始,贊同變法的翁同龢便被慈禧罷黜回籍了,而各種諭令也收效甚微。康廣仁曾對康有爲說:“上既無權,必不能舉行新政,不如歸去!”變法的中堅尚且全無信心,變法之實效可知。

戊戌六君子 網絡圖片

而且守舊派越來越惶恐不安。八月初六日,慈禧發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103天的維新運動。她對載湉說了一句:“痴兒,今日無我,他日安有你耶?”顯然,慈禧要維護的,除自己的權力地位外,還包括清朝的祖宗“家法”。作爲懲罰,慈禧殺害了贊同變法的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

還將載湉軟禁在西苑的瀛臺。載湉的最後十年,大部分時間在瀛臺度過。慈禧太后曾經準備廢黜光緒帝,因遭地方督撫及各國公使的反對未果。此後,載湉還照常履行皇帝的儀式,凡有事,與慈禧並坐,“若二君焉”。

油畫慈禧太后畫像

原本口吃的載湉,如今越發不願說話,在內心深處豈能全無憤恨?據說,他在一位太監房中見《三國演義》,閱數行即擲下,嘆:“朕並不如漢獻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載湉逝於瀛臺之涵元殿,時年三十八歲。次日,慈禧太后逝世。時在京城的學者嚴修在家信中寫道:“相隔只二十點鐘,連遭大喪,……爲數千年史策所未聞,都市人心不免訛言!”確實,人們不能不對這樣的巧合表示懷疑。最終這位據說“聰明好學,喜歡音樂,通曉各類事物”的皇帝留在中國歷史上的,沒有豐功偉績,只剩下一部《德宗景皇帝實錄》、聖訓和讀史隨筆,易縣清西陵的最後一座皇陵——崇陵,以及一個曾經百天的“自強夢”。

內容整編自:陳時龍《自強夢——載湉小傳》《紫禁城》2011年2月刊 ,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