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國家文物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數量爲4743家。一般而言,博物館的支出可以分類兩類,一類是運作成本,如文物徵集、館藏保護、陳列展出所需要的費用,這部分不受參觀者數量影響。

你有多久沒逛過博物館了?

 

我們對歷史的認知除了書本上記載的文字圖畫,還有那些活靈活現的文物。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讓我們想起了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一個見證了從鼎盛到安史之亂

以大唐國運爲命運轉折的女子。馬踏飛燕恣意的形態讓我們看到漢代人勇武豪邁、昂揚的氣概,感受漢王朝的鼎盛與強大。

 

文物就是這麼迷人。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不同時代和背景的人們創造的有意義實物體現,是各博物館社會價值的中心。作爲陳列展現各類文物、藝術品的博物館,在新時代與社會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繫。

 

社會環境不斷變化,傳統單一類型的博物館以及走馬觀花式參觀方式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公衆對博物館的體驗需求達到新的期望。

 

博物館自身的變與不變、公衆的新需求,催生了當下各界對於博物館升級變革、服務社會利益更有價值化的思考。

 

 

博物館數量不斷增多

參觀遊客井噴增長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有了更充足的實力支持博物館發展,我國逐漸進入博物館建設的快速時期。

行業博物館、專題博物館百花齊放,生態博物館、智慧博物館等新型博物館逐步興起,2017年,國家文物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推動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的腳步,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的熱情不斷提高,非國有博物館已經佔全國博物館總數近三成。

博物館數量增多,國家政策鼓勵免費開放,對我國博物館參觀人數的提升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陶冶情操。從2000年到2019年,走進博物館參觀遊覽人羣越來越龐大。

 

隨着《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紀錄片和綜藝節目的熱播,各類博物館也藉助短視頻平臺的傳播,重視文化體驗,實現文化內容轉變的二級跳,邁向高階文明,“文物熱”在民衆中流行起來。逛博物館、買文創,品味歷史、學習文化成爲越來越多人的愛好習慣。

 

 

山東省博物館數量全國第一

 

博物館的建設與重大歷史事件有着緊密關係,一般而言,歷史資源越豐富,越有支持博物館建設發展的文物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山東地區是齊魯文化、孔孟之鄉、諸子爭鳴稷下學宮的所在地,大批文化智慧與時代碰撞的結晶在這裏得以保留。

 

博物館的建設離不開財政支持,在2011年至2019年,山東省爭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38.8億元,連續5年爭取國家資金居全國首位;省級大遺址和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9.75億元,目前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一。

從殷商周到秦漢唐的燦爛文明,河南、陝西兩地的文博資源豐富。安史之亂後,中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南京、蘇杭成爲當時最繁茂的商業城市,這裏的文物數量和文物資源首屈一指。

 

博物館的空間分佈一定程度上符合這樣的規律。

 

江浙地區的財富積累和歷史積澱是博物館開發建設的重要支撐。隨着杭州茶葉博物館、中國傘博物館、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等衆多內容、不同形態的博物館興建,浙江、江蘇也成爲國內博物館數量較多的省份。

 

 

陝西省博物館門票收入最高

江蘇省博物館最受歡迎

 

據國家文物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數量爲4743家。中央文件規定,雖然大部分博物館都實行免費開放,但對於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

 

大部分文物遺蹟類博物館在門票方面還是保留有較大的自主權。

 

陝西省文物遺蹟類博物館衆多,2018年在全國各地博物館門票收入方面,陝西省以20億元排在全國第一。

以陝西曆史博物館爲例,豐富的館藏吸引了大批遊客,每天免費發放6000張門票,遠遠滿足不了參觀者的需求,而且需要提前預約並且現場排隊取票。

 

如需參觀珍寶館則需要加購30元門票,則不用排隊。壁畫珍藏館門票達到300元高價,在全國博物館類門票裏,排在第一階梯,但仍然抵擋不了遊客絡繹不絕的參觀腳步。

 

除此之外,西安博物院、碑林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等在全國比較知名的,門票都在30-80元不等。

 

衆多的博物館和不菲的門票價格,讓陝西省博物館門票創收排在全國第一。

 

但論起受歡迎程度,在接待遊客數量上可以看出。江蘇省2018年接待9159萬,成爲遊客最愛參觀博物館的省份。

 

論起江蘇省的博物館資源,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建立的國立中央博物院,也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

 

雖然該館共藏只有43萬件(套)文物,但館藏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就有2000件以上。

 

其次,蘇州博物館,在近兩年來名聲鵲起,文創產品也層出不窮。

 

2018年在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中,來自江蘇省的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斬獲前三名,蘇州博物館入選全國最佳旅遊文創的前十,科舉博物館也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的第二名。

 

依託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在文博熱、文創遊的大浪下,江蘇省成爲遊客最愛逛博物館的省份。

 

 

門票這麼貴

博物館賺得盆滿鉢滿了嗎?

 

並沒有。

 

有的甚至還在虧損。

 

一般而言,博物館的支出可以分類兩類,一類是運作成本,如文物徵集、館藏保護、陳列展出所需要的費用,這部分不受參觀者數量影響。隨着參觀人數的增加,基本運作成本的人均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另一類成本是增加參觀者所產生的邊際成本,如因參觀者人數較多而需要維護、行政所需要的費用。

 

博物館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並不會因爲參觀人員的增多而有所改變,但經營支出可能會隨着參觀人數的增加而小幅度上漲。

實際上,博物館每年收入絕大部分都來自財政補貼。2008年中央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和省級綜合博物館沒有免費開放之前,其經營收入和事業收入只佔總收入的38.3%,完全沒有辦法覆蓋支出的費用。國內博物館的營利性收入,完全無法填補支出。

 

青島古毯博物館副館長曾對媒體介紹,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以來,每年參觀者數量在兩萬人左右。不過,每年的經營成本則要達到六七十萬,目前博物館仍然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近兩年來博物館開發了一批覆刻衍生毛毯製品,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擺脫困境。

 

失去了門票這一傳統博物館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政府的補助顯得尤爲重要。近些年整部補貼的佔比一直都在提高。

國家的補貼政策是根據博物館等級、珍藏品數量等多方面衡量的。山東省雖然博物館數量較多,但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以及館藏與江蘇、陝西等地還是存在差距的。

 

另一方面,由於國家財政的鉅額補貼和對博物館建設的重視,申辦設立的博物館藏家、企業也越來越多。但如何探索一條健康、良性的發展之路,是現在所有博物館都亟需解決的問題。

 

 

新時代下的博物館市場化

 

自從免費開放政策實施以來,大部分博物館的經營收入少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他營收項目的能力卻沒有顯著提高,市場化程度低。

 

2016年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印發了《“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藉助互聯網的東風深入推進博物館市場化。依託互聯網時代的技術與平臺,放下身段張開懷擁抱衆傳媒與大衆文化,博物館也需要人文情懷。

 

文創產品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國外的許多博物館通過文化產品開發來突破經費匱乏的“瓶頸”,一些知名的世界級博物館文化產品銷售年收入均爲數億美元。

 

據《藝術市場》雜誌報道,2016年底全國4000多家博物館中被國家有關機構認定具有文創產品開發能力和產業規模的有2256家,其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8家,佔比不足1%。文化產品仍停留在製作明信片、徽章、玩偶或圖書、音像製品等的階段,自主設計的具有實用性、藝術性的文化產品較少。

 

近兩年來,故宮文創開發給了其他博物館類一個龍頭啓示,感覺自己萌萌噠的《雍正行樂圖》、線上的各類品牌聯動、各種設計大賽,這些叫好又叫賣的產品和創意活動讓故宮在2017年文創收入已經達到15億元,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18年國家爲故宮的撥款數目。

 

博物館文化產業生態圈是一片巨大的藍海,目前很多博物館仍在門外徘徊。在網絡、短視頻發達的今天,期待更多博物館在文創產業的湧入和突破,能爲大家帶來更多有趣、實用的文創產品。

 

 

數據新聞編輯:陳華羅

新媒體設計:許驍

校對:李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