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涼

看完新專訪:原來“想不通”的肖戰,打了一場沒有對手的仗

從驛站領到《博客天下》雜誌後,我沒有遵循往日回家洗手消毒拆快遞的習慣,而是迫不及待的撕開包裹,想拍一張照片發到各大網絡平臺。

拍完照片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此時“肖戰”這兩個字對我來說,不是一個人的名字,是一個代表着熱度與流量的標籤。我欣喜於“它”的到來,及時的緩解了傍晚還沒想好選題的壓力。

很遺憾,那一瞬間我沒有意識到,肖戰是一個人。他說了很多話,但不是爲了我的KPI。他也許永遠無法被理解,但作爲漩渦的中心,他應該被聽到,而不是被利用。

被敦促發聲的肖戰,同時也在被“禁言”

接受《博客天下》雜誌的專訪,可以看做中新經緯視頻採訪後的,第二次對於網絡爭議的回應。

對於突如其來的爭議,肖戰依然認爲,不想在關鍵時期,讓大家過於關注自己,造成更多的困擾,所以當下未做過多回應。

如今肖戰回應了,隨之而來的,是源源不斷的“爲什麼纔回應”和“爲什麼如此回應”。抽抽作爲一個“預言家”,也沒想到兩個月後才被應驗。但這個兩個月事件的發展足以證明,肖戰被敦促發聲的同時,也在被“禁言”。

從肖戰如今說出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微表情都被拿顯微鏡研究的程度來看,只要他回應,就必然伴隨反駁和質疑,他繼續回應,網友繼續質疑。那隻會把耗時兩個月的單向攻擊,轉化爲雙向大型線上辯論會。

在關鍵時期,我慶幸肖戰沒有做出這樣的舉動。正因爲他當初沒有這麼做,所以現在,他還有資格談責任。

如果不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回應,不能稱之爲回應的話,那肖戰永遠不會有及時的回應。除非他也跳一個預言家,任何事都能趕在發生之前作出預判。

近來也有傳聞,在陷入網絡輿論漩渦後不久,某時尚雜誌主編曾爲肖戰做過一次三個小時的一對一專訪。但正是因爲種種爭議,那篇專訪我們至今無緣得見。若此事爲真,那因爲“不回應”而遭抵制失去了回應的機會,又何嘗不是一種黑色幽默。

如今肖戰依然在用”行勝於言“回應,他呼籲粉絲清醒理智,把真實人生放在追星之前,也現身直播間做公益,身體力行幫助有需要的人們。

但可惜,“行”的傳播力度遠遠低於“言”,因爲信息是可以被篩選的。當我們接受到的信息不夠全面時,對於一個人的認識就不可能是客觀理智的,一個人沒法被完整的聽到,又何嘗不是一種被禁言。

“落難寶貝”和“背水一戰” ,都是臆想中的肖戰

當一個人變成了一個符號,肖戰就變成了別人臆想中的肖戰,不管是粉絲苦中作樂想象出的“落難寶貝”,還是外界解讀出的身兼“背水一戰”重任的資本代表,還是正在被我做閱讀理解的Mr.K,那都不可能是真實的肖戰。

人們喜歡或憎惡一個陌生人時,往往是對自我臆想中那個人的投射。在一方眼中,肖戰的出現,是一場步步爲營的資本佈局,故事怕是得從05年那個秋天說起。

那作爲一個每天渴望資本爸爸垂青的社畜,只能酸一句,肖戰是多優秀啊,值得資本爲他耗時耗資如此。

而在另一方眼中,肖戰又不時被幻想成洪流之下的悲劇。愛他的粉絲們,不時擔憂他是不是心裏還有火,眼中還有光,破碎的美感的確上頭,但過度的保護欲就會激發戰鬥欲,那也不是作爲一個人的肖戰,能承受得起的厚愛。

過度的愛與恨,都是某種程度上的“神化”行爲。

採訪裏有一些點滴,時刻提醒我打破自己的臆想吧,用對待一個人的方式對待他。他也會被隔離在家,因爲不能點外賣而精進了廚藝,會網購追劇矇頭大睡,然後打開微博,隨時隨地發現新的生氣。

就像肖戰自己說過的,“日子就是日子,它不好也不壞”。但他必須度過它,我們都必須度過它。

“想不通”的肖戰,打了場沒有對手的仗

早在成爲一個“蹭肖號”之前,就很喜歡看肖戰的採訪。因爲作爲一個文字工作者,經常很訝異於肖戰對文字的敏銳的感受性,並時常會升起一種,要被這個設計師搶走飯碗的錯覺。

很多詞彙意思相近,聽到了理解了也就過去了。但肖戰經常會用一個更加準確的詞去替換。

此前《人物》的採訪中,肖戰用“單面”去替換了記者採訪中的單純。這次《博客天下》這篇專訪,被問到臺前和臺後的關係,肖戰說那不是一種關係,而是一種“分工”。而既定環境中“分工”比若有似無的“關係”更多了一份尊重和平等。

就好像中視經緯的採訪裏,肖戰用“想不通”代替了“委屈”。委屈是(你)爲什麼這麼對我。“想不通”更多的是一種自我疑惑,而並沒賦予施加者過多的情緒。

在整個事件中,肖戰似乎從未預設一個對手,反而是不斷的內向自省。細想起來似乎難且累,但這倒是一個自我破局的好辦法,當你無法與對手交手的時候,不如主動抽離戰場。

當所有人都在爲肖戰預設敵人、分析戰術時,他自己打了一場沒有對手的仗。他必須度過這些日子,他又不能一個個去說服討厭甚至造謠詆譭他的人,他只能學會識別善意與惡意,並選擇與不同的聲音共存。

肖戰這個“能量守恆”的意識很有意思。有愛與喜歡,就有討厭甚至憎惡,如果到此爲止,這好像一種自我安慰。

但肖戰還有接下來的實踐方法論,“在成長時接受批評,在困境中釋放善意。”如果真有能量守恆,那希望這些釋放出的善意,會以另一種美好回饋。

這個採訪看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平靜”,看熱鬧的希望他“鈕鈷祿”歸來大殺四方,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以不變應萬變,並完成了一次內心的重塑,然後選擇堅持自己最初的原則。

之前有網友問,肖戰這種“老派”的性格,能適應這種娛樂圈嗎?“老派”這個詞很妙,我們常把一些不合時宜的堅持視爲“老派”,可所有的堅持往前倒推至原點,都是那些最簡單樸素的道理。一個人能一直堅信自己所堅信的,是一種源自內裏的強大。

就像老派的武林祕籍告訴我們: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