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十三年,孫權和劉備的聯軍在赤壁,與曹操大軍展開決戰。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描述道:東吳大都督周瑜對陣曹操,心裏沒把握,急得吐血,諸葛亮笑着說:“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氣順。”

周瑜說:“願先生賜教!”諸葛亮索取紙筆,寫了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諸葛亮隨即遞給周瑜說:“此都督病源也。”

周瑜大驚失色,心中暗想:“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實情告之。”

周瑜發現心事被諸葛亮看破,不得不以實相告說:“先生已知我病源,將用何藥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賜教。”


周瑜

諸葛亮說:“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

諸葛亮說了一大堆玄妙難懂的話,表示可以作法,在十一月二十日,請來東南風。

周瑜大喜,躍然而起,病好了一大半兒,於是命五百精壯軍士按照諸葛亮的要求,築壇祭風,再派一百二十人協助諸葛亮“作妖兒”。

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周瑜以苦肉計,派黃蓋乘船去曹營詐降,趁機放火燒燬曹軍戰船。

由於之前戰船都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

歷史上,果真是諸葛亮和周瑜不謀而合?真相是——東吳名將黃蓋獻策,火攻曹軍戰船。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生卒年不詳,早年任職郡中小吏,後追隨孫堅創建東吳基業。


黃蓋

孫權在位時期,黃蓋曾奉命征討諸山越,平定了九縣之地。

黃蓋爲人不苟言笑,善於治軍,每次出征,所部紀律嚴明,英勇善戰。

《三國志》、《江表傳》等史書記載:建安十三年,孫劉聯軍與曹軍在赤壁決戰,黃蓋奉命前往曹營詐降。

黃蓋“隨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當時,周瑜在南岸,部將黃蓋說:“今寇衆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如今敵衆我寡,難以堅持太久,可是據我觀察,曹軍戰船首尾相連,若以火燒船,可逼其撤退。

周瑜聽從了黃蓋的計策,派出裝備精良的艨艟鬥艦數十艘,裝滿柴草,澆灌膏油,外面“裹以帷幕”,插上牙旗。


黃蓋寫信轉交曹操,“欺以欲降”,謊稱攜帶輜重投降曹軍。

曹操親自接見來使說:“但恐汝詐耳。蓋若信實,當授爵賞!”

我懷疑黃蓋有詐,倘若他果真投降,我一定封官賜爵,重重有賞!

生性多疑的曹操竟然接受了黃蓋的投降。

“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曹軍將士都伸長脖子向遠處觀望,指指點點議論黃蓋投降的事兒,誰也沒有意識到危險悄然臨近。

黃蓋順着風勢,放出裝滿燃燒物的戰船,同時命部下引燃,當時風勢威猛,迅速飄向曹軍戰船及對岸的曹營。

頃刻之間,“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衆。”曹軍倉皇敗退至南郡。

劉備和周瑜下令聯軍追擊,曹操留下曹仁等人鎮守江陵城,率殘兵敗將撤回北方。

《吳書》記載:黃蓋被流矢擊中,落入水中,當時天氣寒冷,他在水中奄奄一息,幸好被吳軍士兵發現,救了上來。

士兵不知道黃蓋的身份,隨意把他放在了廁所的坐牀上。

黃蓋大聲呼喊韓當,韓當聽出是黃蓋的聲音:“此公覆聲也。”

韓當見到黃蓋,“向之垂涕”,並趕緊爲他換下溼冷的鎧甲衣服,黃蓋因此獲救“得生”。

黃蓋因功拜武鋒中郎將,參與平定“武陵蠻夷反亂”,升任武陵太守。後又清剿益陽山賊,加封偏將軍,不久卒於任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