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電影文化發達的影響

香港是1997年纔回歸中國的,而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正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很多經典之作都出自這個年代,《賭神》系列,《監獄風雲》系列,《英雄本色》系列,《逃學威龍》系列,《殭屍先生》系列,以及其它的一部部經典作品《喜劇之王》、《紅番區》、《倩女幽魂》等等,這些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被香港和大陸的影迷們熟知。

香港九十年代以前因爲一直被殖民統治,社會較爲動盪不安,因爲殖民時間一旦結束,殖民者就要歸還香港給中國,所以外侵人員的統治以獲得短期利益爲主要目的,勢必會給香港平民的生活帶來莫大的壓力和不穩定因素,香港民衆對於殖民政府一定會缺乏信任,從事實上,香港電影中出現的“官逼民反”和“警匪互通”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香港電影的歷史背景給香港電影提供了很多素材的選擇。其中,以警匪片尤爲顯著。

97年以後,香港迴歸中國,大陸人對於香港電影的接觸更爲深入,當時的很多香港電影一湧而入,大陸人買上碟片看的電影幾乎大多都來自香港,在當時那個信息還算比較匱乏的年代,香港電影自然很多都成爲了中國人的經典回憶。

而在這些電影中擔任女主、甚至只是女配的女星也能在影迷心裏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倩女幽魂》裏的王祖賢、《大話西遊》裏的朱茵,《賭神》裏的邱淑貞,這些女星無不因爲這些作品而火遍大江南北,然而王祖賢其實並未獲得多少獎項,僅僅在《倩女》系列中獲得兩次最佳女主角而已,但是王祖賢這一名字仍舊在很多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邱淑貞同樣也只是出現了沒多少鏡頭就被很多人熟知。

香港電影對於女星的審美標準

當時的香港電影對於女性角色的選擇以特色和氣質爲先,當時被人們熟知的香港女星,除了美豔動人之外,無不各有各的特點。

王祖賢有着迷離的眼神、高挑的身材和一種古典的美感,直到現在,王祖賢依然擁有一種別人無法取代的獨特美感,正是這種獨特的美,使得王祖賢在《倩女幽魂》中女鬼的角色更加深入人心,也使得王祖賢這一名字被人們所記住。

朱茵是一種清純、美麗、可愛、嬌小的形象,在《大話西遊》中扮演了紫霞仙子,單純、善良而且無比癡情,很多人看到朱茵就能想到紫霞仙子這一角色,不只是因爲演繹的很成功,同樣也是因爲朱茵自身一種獨特的清純氣質讓人所喜愛。

張敏是一種既有古典美感又有男子霸氣之感的女星,在香港電影中算是演戲最多的女星了,拍了有幾十部片子,曾在《賭聖》中扮演的角色“綺夢”成爲很多男影迷的夢中情人。

其她女星各自也都是或清純可人,或媚態十足,或陰柔霸氣,或東西結合,無不擁有獨特的氣質和美感。

大多都隱退的都比較早

香港電影中很多男星到現在仍然如日中天,劉德華、周潤發、古天樂,最起碼我們也能在熒屏中時常看到他們最近的身影,而和他們同一時期的女星有很多除了在那些經典影片裏,從別處已經無法見到。

男人四十一枝花,而女性卻非常害怕四十,曾經紅極一時的女星們趁着自己在衆人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再加上90年代末香港經濟下滑,再加上各自的一些原因紛紛選擇隱退。

1991年鐘楚紅選擇退出影視圈,嫁給朱家鼎;1993年王祖賢隱退加拿大,應該是也嫁作人婦過普通人的生活了;張敏在1995年拍攝完《1995追女仔》之後也選擇了隱退,淡出大衆的視野。

直至如今,她們人雖然沒有繼續活躍在大衆視野面前,但是她們的經典作品不斷延續下來,作品中的她們本身也成爲了大衆心裏的最佳香港女星標準。

試想,當初的那些女星如果出現在我們面前,差不多都已經年過半百了吧,而她們的提早隱退把她們當初的那份美好永遠地留給了我們。

結語:所以港臺女星之所以能有如此影響力,這些女星自身實力是一部分因素,外因同樣也佔了不少的比例,香港電影本身的發展誕生了衆多經典影片,而她們恰好以一種非常“出衆”的氣質和美豔出現在了這些影片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