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会采用一种奖励的机制,比如说考试进了前几名就给他游戏充钱或者去哪里玩/吃东西,这是能够鼓励孩子进步的很好的动力,但是有些时候,孩子真的达成了目标家长又会犹豫是不是真的要兑现,担心会有不好的后果或者养成没有奖励就不愿意认真的习惯。这样的想法不算少见,但是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

古代有个叫“曾子杀猪”的故事,其实已经能很好解答这个问题了。小编认为对孩子的承诺最好要兑现,比起家长担心的那些可能的隐患,不兑现会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更糟。兑现承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给孩子达到目标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有了这些成就感,孩子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并且一步步不断的成就感能帮助孩子培养兴趣,也有利于孩子继续前进。其次,兑现承诺还能给孩子下一次努力的动力。因为他确定了只要努力达成目标,前面就会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都能让他在下次努力的时候更加卖力,并且在遭遇可能的失败的时候也会更加反省自己,相比起无所谓的态度会更好。对于家长来说,兑现承诺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一是能让孩子认可你是一个有言必行的人,而不是反过来。一个好的榜样对孩子会有很大帮助,孩子会产生憧憬并让他自己也慢慢变成这样,养成有言必行的品质能帮助他以后找到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有些家长认为不能给他养成无利不起早的习惯,这样会害了他,但是小编认为这样的担心没有必要。对于孩子来说,阶段性的奖励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如果没有奖励的话,孩子主要的奖励来源就是成绩的进步,但是成绩进步在短期是不会有直接效应的,成绩只是一串数字而已,在进步到出类拔萃之前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默默无闻,这个阶段是很难熬的,而且对孩子来说他也很难认识到是否在进步,很容易就会打消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合理的给他设定一个个小目标,他就能感受到进步的实感,同时也感受到努力的成果,这对他度过中间那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期非常重要。同时,一个明确的奖励也比口头上的“努力学习“更能刺激孩子去努力。只是通过适当奖励就可以营造孩子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并且,这样做能让孩子更有幸福感,也更能促进家庭关系融洽,如果不兑现,就很容易会引出很多矛盾,从长期来说更加不利。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各位家长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讨论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