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我們上一節談了格物。我們這節談談格物該怎麼入手。



我們學心學,如果學了半天連怎麼下手都沒搞明白,那還學什麼?不如一塊大吉大利喫雞去。

格物修煉方法一:靜坐

看過《傳習錄》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明代儒家大佬王陽明同志是個會打坐的人,而且在佛道修行上面的造詣還不低。滄海在這裏就不細說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查書去!

爲啥:要格物,先靜坐 呢?

因爲靜坐是一種致知的方法,如果我們知善惡都做不到,又如何去格善惡呢?



現在有些人很難接受打坐。起碼當年滄海打坐,差點沒被父親大人抽死。在他們那代人看來,那是道士與和尚的專利,普通人打坐就是一種找抽的行爲,所以當年滄海就被抽的不要不要的。



其實靜坐在過去,是知識分子的專利,普通老百姓沒文化,所以接觸不到,接觸到了沒師傅也學不會。換句話說:所有的和尚道士,都是知識分子。儒家的讀書人就更不用說了,上到廟堂的帝王將相,下到一方大員,不會打坐都嫌丟人。


請大家劃重點!!!

下面是重點!!!

本文隨後會教大家另外一種格物的方法。

所以:就算靜坐是格物的下手入門功夫。但大家如果沒有師傅教,千萬不要自己隨便上網學!



受網文仙俠小說影響,現在有好多在網上學習打坐的年輕人。

但事實是:現在的網絡中名師很多,明師很少。

近幾年,見過很多因爲隨便學打坐,結果把自己玩廢的年輕人。這個真的不是隨便鬧着玩的,只要沒有明白的師傅教,哪怕當下沒什麼問題,以後也會出問題的,切記切記!





格物修煉方法二:致知

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談到致知,但格物和致知本身就是一體的。屬於共生共存的關係,缺一不可。單獨談格物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在這裏先把下一節要說的致知談一談。

我們致知要知什麼?知物慾!因爲我們要格物,就要先知物。不知道物慾怎麼格?

但這對我們生在現代社會的人,是有點難度的。因爲我們的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滿足各種物慾很簡單,我們已經習以爲常,對物慾不是那麼敏感,所以知物慾是有一點難度的。

但也不是太難,畢竟我們人的物慾雖然是無盡的,可總有那麼一些物慾是千古不變的。



方法如下:

戒菸(煙爲物慾,也可以是酒欲、色慾、網購欲、刷手機欲等等)

此處我們以煙爲例。



每到我們想抽菸的時候,就把煙放在面前不動,好好回想我們想抽菸的衝動是從哪裏來的,找找這個想法的來處,然後問一問自己,非要抽嗎?不抽行不行?肯定可以不抽的。然後定定心,把想抽菸的衝動去掉(格掉),把煙拿一邊,不要抽就好了。

就是這麼簡單,但越是簡單就越是不被人重視。剛開始肯定有些難度,但隨着格煙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們對抽菸的慾望就會越敏感,最後一看到煙,就會知道自己的抽菸慾望是不是出來了。出來就把它格掉,僅此而已。



這也是王陽明格物的方法之一,《傳習錄》中王陽明格掉想要佔有土地的慾望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方法是笨辦法,講究從量變到質變,所以堅持很重要。





格物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答案很簡單,最簡單直接粗暴的意義:無欲則剛

這個剛指的可不是剛強,而是陽剛!



一個人的精氣神是由自身的:陽氣決定的。有了陽剛之氣,人就會敢拼敢闖敢幹!才能知能行,纔有執行力,才能去:知行合一!

沒有這個做前提,說知行合一那純粹是扯犢子,根本做不到。

格物就談到這裏,我們下節再會!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刪……

相關文章